美麗背后暗藏陷阱 美瞳行業亟待規范
2022-06-15 點擊:次
近年來,“美瞳”產品受到越來越人的關注,成為當下年輕人必備的時尚神器。特別是疫情之下,“口紅經濟”被“眼妝經濟”取而代之,美瞳成為新消費中一股勢不可擋的新勢力,很多并不近視的年輕人單純是出于好看而選擇戴美瞳,甚至有人擁有好幾副五顏六色的美瞳,究其原因只為搭配不同款式的衣服。
然而在“美瞳”熱盛行之際,全國角膜病學組組長、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表示,長期戴隱形眼鏡,眼角膜有被感染的風險,一旦被感染是不可逆的。他還特別強調,不建議年輕人戴美瞳。
美瞳可能毀瞳 嚴重可致失明
前段時間,浙江杭州一名14歲女生小文(化名)因眼睛長時間疼痛、懼光落淚,前往醫院做進行檢查。在檢查時,醫生發現小文的眼部已大量充血,角膜大片混濁,情況異常嚴重,再拖延下去,很可能直接導致失明。在醫生的詢問下,小文表示自己買了代購的美瞳,剛戴上就有點不舒服,最后去查才知道是“三無產品”。
海南省眼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楊軍經常接診到遭遇“美瞳”傷害的年輕患者。17歲女孩小雅(化名)網購了一款美瞳產品,可沒想到僅配戴20多天,就感覺眼睛像被刺了一樣疼痛,結果發現是美瞳斷裂,導致眼睛被輕微劃傷。而楊軍在門診中遇到更多的情況,還是因為經常配戴美瞳,又清潔不到位導致的眼部疾病,如瘙癢、干澀、充血等。
“美瞳作為具有美容效果的隱形眼鏡,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是不可以隨意購買、配戴的。我們會發現,正規的眼科醫院幾乎不會建議患者配戴,而往往是一些美妝產品銷售渠道,才會出售美瞳產品。”楊軍表示,很多人認為戴美瞳就如同做美甲一樣稀松平常,事實上,對于脆弱的眼睛來說,美瞳所潛藏的風險是巨大的。
楊軍介紹,美瞳其實是在隱形眼鏡片上加了色素,不同的色素產生不同效果。有的美瞳產品采用“三明治夾層技術”,把色素層嵌在兩層透明鏡片之間,讓眼球接觸不到色素。優質的美瞳彩片應能有效隔離色素。但市場上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安全,有一些品牌因技術缺陷或為節約成本,直接把色素涂在鏡片上,或材料質量不過關而含有有害物質。如果配戴這樣的鏡片,眼角膜就有可能被感染,有發生混濁、潰瘍等風險,受到的傷害往往不可逆。
此外,美瞳鏡片作為隱形眼鏡,還涉及透氧性、舒適性等多項標準,技術含量極高。“如果戴了一個不透氣的口罩會感覺呼吸困難,同理,隱形眼鏡片如果透氣性差,眼角膜也會‘憋氣’,長此以往,會導致角膜水腫甚至上皮脫落,引發炎癥。”楊軍說。
此外,各人的眼角膜曲率不一樣,這就要求美瞳鏡片有較好的彈性和柔軟度。如果質量不達標,極易磨損角膜,嚴重者引起角膜穿孔,導致失明。
美瞳需求量大 市場魚龍混雜
有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中國彩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1%,中國隱形眼鏡市場目前增速位列全球第一,2020年中國市場銷售額超200億元。而據Mob研究院預測數據,到2025年,中國美瞳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有望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
在各類線上平臺,售價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的美瞳關注度也呈爆發式增長。小紅書上,“美瞳”這一詞條有超過95萬條種草筆記;抖音“美瞳”話題下,相關視頻播放量超過54億次;淘寶、拼多多上,多款美瞳的月銷量超10萬單。
但由于缺乏對美瞳產品相應的了解,不少消費者只能憑借花色、品牌來選購美瞳。“我的美瞳都是在網上買的,有些品牌花色多,我感覺價格貴點兒的美瞳品質上應該不會差。”寧寧從大學時就開始配戴美瞳,8年來,她選購美瞳只看品牌和價格,對于鏡片的含水量、透氧性等參數卻知之甚少。
面對不斷擴大的消費市場和旺盛的消費需求,美瞳產品的一些亂象逐漸浮現。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美瞳產品時發現,“國械注準20163161745”的注冊證號被4家品牌共用。單從商標看,這4個品牌與生產企業無直接關系,當記者向客服索要資質憑證時,對方表示以詳情頁為準。
據醫療器械行業一位資深人士介紹,醫療器械注冊實行的是一品一證,“但如果產品完全一樣,廠家和信息全部一樣,只是更換商標,理論上可以理解為通過商標區分渠道,提供給不同代理商。但如果包裝標簽上商品名都不一致,這就涉及到違規了。”他分析指出,“目前,網售美瞳存在多個品牌產品用一個醫療器械注冊證號的情況,有的可能是冒用,有的可能是上述代工模式的產物。而這一代工模式下,品控容易存在漏洞。”
《法治日報》曾報道,在不同代理手中,美瞳產品定價相差100元;還有仿品成本價2~8元不等;也有號稱“三證齊全”的美瞳代理團隊,在消費者問到產品資質時,一律用同一張“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圖片來應付。
同時記者發現,不少消費者網上吐槽,因美瞳的質量問題導致其眼部不適或受損。甚至有網友反映“淘寶某藥店掛羊頭賣狗肉,掛著別人的牌子,發的貨卻寫著其他品牌。”
生產銷售美瞳 需醫療器械資質
對于美瞳行業而言,建立消費者信任度,已刻不容緩。6月10日,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選購使用裝飾性彩色平光隱形眼鏡(美瞳)的提示》。《提示》明確指出:“美瞳”是帶有裝飾功能的隱形眼鏡,專業名稱為“角膜接觸鏡”。因其直接覆蓋于角膜表面,與眼組織緊密接觸,直接關乎人眼安全,具有較高風險,在我國作為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在上市前需要通過安全性、有效性的評價,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后方可生產、銷售和使用,其生產企業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經營此類產品的商家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
國家藥監局還強調稱,選購“美瞳”時,應從具備相關經營許可資格的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購買,并查看所購產品是否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仔細查看產品包裝是否有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生產企業名稱、生產日期等信息,并妥善保存購買憑證。進口的“美瞳”及其護理產品還應當附有中文標簽和說明書。查詢醫療器械注冊證相關信息可以登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數據查詢”欄目。切勿貪圖價格便宜從非正規商家或者網絡商鋪上購買未經注冊的產品。
據了解,根據《醫療器械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按照醫療器械風險程度,醫療器械經營實施分類管理。經營第三類醫療器械實行許可管理,經營第二類醫療器械實行備案管理,經營第一類醫療器械不需要許可和備案。目前,我國已經將美瞳納入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監管,銷售者須持有營業執照、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才可合法經營,如果在電商平臺上銷售,還需要醫療器械網絡銷售備案憑證。
值得一提的是,鑒于美瞳的醫療器械屬性,早在2015年實行的新《廣告法》,就已經明確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這四類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正確配戴美瞳 不適及時就醫
國家藥監局提醒,消費者配戴“美瞳”時,應認真按照產品說明書或者專業人士的指導,對鏡片進行操作、配戴、摘取、清洗、消毒和保存。未經注冊的產品,其安全性、有效性沒有保障,如若配戴容易引起眼部炎癥、角膜病變等并發癥。配戴美瞳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配鏡要嚴謹。鏡片的驗配屬于專業的醫療范疇,須交由專業的眼科醫生來實施;
2.配戴要正確。配戴前應詳細了解鏡片的正確配戴方法及注意事項。即使是大品牌的產品,也不應該長期配戴,特別是晚上入睡前應將鏡片取下;
3.存放要合理。取下的鏡片,必須嚴格清潔、沖洗,妥善浸泡在護理液中,置于干燥通風處保存。定期對鏡片消毒,最好每周更換一次護理液。尤其是長時間不使用時,更要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4.講究衛生。經常配戴美瞳者,應勤剪指甲,避免指甲將鏡片劃傷或戳破。配戴前要洗手、晾干,在平整清潔的桌面上方配戴,以免鏡片掉落地面。如配戴不成功,鏡片不慎掉落桌面或地面,應重新沖洗鏡片后再戴。在配戴美瞳期間,如果出現眼紅、疼痛、分泌物增多甚至視物模糊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此外,專家建議,中小學生最好不要戴美瞳,因為中小學生正處于發育期,眼球視軸尚未定型,過早配戴容易產生生理代謝障礙等副作用;過敏體質、孕婦、經期女性,患有感冒、鼻竇炎、關節炎、糖尿病和一些眼部疾病的人群,長期暴露于粉塵、風沙及揮發性酸堿物質工作環境者,都不宜配戴美瞳或其它隱形眼鏡;眼角膜曲率嚴重偏離平均數值(約為7.8毫米)的也不宜配戴隱形眼鏡。此外,因美瞳鏡片邊緣部分有顏色,對視野會有所影響,在運動或開車時不建議配戴,以免發生危險。
同時,消費者如發現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或發現無證經營“美瞳”產品等行為,可及時向所在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涉及違法違規的,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將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