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商業生態 “好評返現”違法
2022-11-22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經常網購的你有沒有留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收到快遞、打開包裹,“好評返現卡”首先出現在眼前。有網友調侃說:“雙十一”過后的經濟來源,就是翻翻快遞盒里的好評返現。
表面上看起來,買家寫幾句話就能獲利,降低購買成本,商家也能以回饋消費者的名義,擴大銷量,提高知名度,這不是“雙贏”嗎?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好評返現”“曬圖返現”……都是違法行為。
“好評返現”違法 有商家被處罰
在消費之前,很多人都會參考他人留下的評論。而這些花錢刷出來的虛假好評和銷量,無疑對消費者構成了極大的誤導,也破壞了商業生態。
2021年8月17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其中擬規定:經營者不得采取以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誘導用戶作出指定評價、點贊、轉發、定向投票等互動行為。
近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局通報互聯網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其中,揚州一公司因宣稱“好評返現”虛構好評,被處以罰款1.5萬元。
通報稱,2021年12月29日,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揚州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工作人員正往商品包裝盒內放入“好評返現”卡片。卡片上印有“全五星美評+曬圖或視頻+收藏我公司店鋪,截圖發給在線客服領取1元,小額打款”等內容,涉事宣傳卡片共計3700張。至案發時,當事人在網上購買了10000張“小額打款1元”卡,已經發出6300張卡片,共返現3160筆。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的規定。2022年6月23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該局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作出罰款1.5萬元的行政處罰。同時,該局要求當事人將公司里所有未發出的快遞里的好評返現卡剔除,與剩余庫存一并銷毀,并刪除相關誘導性評論。
刷單“公司化” 計件發工資
記者了解到,除“好評返現”外,網絡上還活躍著公司化操作的“刷單集團”和“刷手”,專門替商家制造虛假交易記錄和虛假好評,誤導欺騙消費者。
只要在網上輸入關鍵詞“刷單”,可以找到大量的刷單攻略,甚至一些刷單集團大張旗鼓地邀請網店和刷手雙方進入微信群或是QQ群,一對一地提供服務。大量刷手在刷單集團的組織下,為網店提供成千上萬的虛假交易記錄和評價,蒙騙消費者。
網店通過刷單虛構交易,提升刷單商品在電商平臺的銷量和好評率,從而達到在同類商品中排名靠前的效果,誤導消費者。
刷出來好評 顧客受欺騙
消費者蘇女士為了給家里買一個餐邊柜,她費了好幾個小時在網上不斷研究比對,最后發現了一款銷量特別高,評價超級好的對應產品。看著一個個贊美其材質考究、做工精良的好評,看著其上萬次的高銷售記錄,她毫不猶豫地下單支付了1500多元買下商品。
然而到貨后的商品讓她大吃一驚:剛拉開左邊抽屜,抽屜把手掉下來了。又拉開右邊柜門,結果整個柜門都掉下來了,而且還有一股刺鼻的氣味……整個商品的粗制濫造讓她無論如何也和商品“做工精良”、“材質考究”的評價聯系不起來。
蘇女士當即聯系賣家要求退貨,卻遭遇了賣家的各種推諉耍賴,賣家還斷然拒絕承擔三四百元的退貨運費,表示蘇女士實在要退貨就自己付運費。蘇女士只好求助于電商平臺客服,平臺經過半個多月的仲裁才終于認定賣家負全責……
經過如此一番折騰后的蘇女士感覺心力交瘁,她坦言自己現在都不太敢相信電商平臺的交易量記錄和評價了。“感覺被騙了,信任感降低了很多,網購的欲望也減少了很多。”蘇女士現在說起都很氣憤。
而記者發現,和蘇女士一樣對于網購信任感減少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刷好評”掙來的只是“一錘子買賣”,無法贏得回頭客,長遠來看,最終“刷掉”的必然是自己的信用和“錢途”。
刷單現象 傷害行業
商家通過“小恩小惠”等不正當方式獲取好評,既損害了其他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又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對用戶評價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電子商務法》明確,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而電商平臺作為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紐帶,應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面對“好評返現”,平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接到商家不正當索要用戶好評線索時,應采取制止甚至處罰措施。
“好評返現”行為本質上屬于自欺欺人,最受傷的是廣大消費者,必須嚴格依法治理。監管部門應聯合行業協會,不定期組織對有關商家進行檢查督導,對發現存在“好評返現”問題且拒不整改的店鋪依法依規嚴厲打擊。消費者也應堅定拒絕小利誘惑,重視信用評價真實性。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