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源抽檢25%不合格 安全隱患亟待重視
2022-11-26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耗電量也隨之水漲船高,充電寶因體積小、方便攜帶,解決了隨時隨地為手機等電子產品充電的問題,日益受到消費者追捧,近年來銷量非常可觀。
據了解,2020年我國智能手機用戶超過9億人;而據有關行業統計,2019年,我國移動電源產量也接近9億個。市場龐大、需求旺盛,蓬勃的景象下卻是充電寶良莠不齊的現狀。各級市監部門頻頻曝光充電寶抽檢不合格信息,這一現象亟待重視。
不合格移動電源存嚴重安全隱患
移動電源也叫充電寶,是由電池組、電路和外殼等組裝而成的非固定式充電產品。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最新發布的移動電源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在抽查的產品中,有1/4質量不合格,有的容量虛標縮水近半,更有的存在漏電、起火等各種隱患。
據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產品抽查處處長苗雨晨介紹,此次抽查了9個省(市)107家企業生產的108批次移動電源產品,發現27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25%。重點對產品的轉換效率、發熱要求、無線電騷擾等16個項目進行了檢驗。經檢驗,不合格項目集中在轉換效率、常溫下的有效輸出容量、熱濫用、過充電和無線電騷擾這5個項目上。
與此同時,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隨著移動電源使用率越來越高,各地有關移動電源起火爆炸事故也屢見不鮮。
2021年12月,貴州貴陽消費者劉先生家中的移動電源在充電時突然發生爆燃。當事人劉先生稱,充電寶充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送孩子讀書忘記拔掉了,到下午的時候就充爆,燃起來了。
無獨有偶,記者經搜索發現,在廣州一輛公交車上,一名中學生書包里的充電寶突然起火燃燒,濃煙瞬間蔓延了整個車廂。
近年來,在大學宿舍、機艙內、寫字樓和地鐵等人員密集場所也曾發生過多起移動電源起火事故,威脅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北京市質檢院電子電器產品檢測中心副主任龐瑤表示,國家監督抽查更加重視的是安全性的項目,因為安全性項目涉及消費者的人身健康財產安全。如果移動電源安全項目不合格,說明產品具有過熱、起火、爆炸等風險,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過充電可致起火爆炸
記者了解到,充電寶充滿電一般需要幾小時甚至更長,如果忘記拔電源,甚至還可能出現整天整夜充電的情況,這種情況叫做過充電。這就要求充電寶內部質量必須可靠,才不至于在過充電狀態時存在起火爆炸等安全隱患。市場監管總局這次國家監督抽查發現,有8批次移動電源過充電檢測不合格。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移動電源一般都不配備適配器,消費者在給移動電源充電時大多使用其他電子產品的適配器。對此,檢測工程師表示,如果適配器與移動電源電流參數不匹配,長期充電移動電源內部電路可能會受損,這就要求移動電源內部電池組質量可靠,在保護電路失效的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而不會給消費者帶來安全隱患。過充電項目就是一個檢驗移動電源內部電池組質量的關鍵安全性指標。
北京市質檢院電子電器產品檢測中心楊佳舉表示,過充電項目是考核移動電源在保護功能失效的情況下,內部電池經受過電壓、過電流連續充電時是否存在起火、爆炸的風險。過充電不合格就可能會導致移動電源發生起火和爆炸,威脅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
過充電試驗過程中,有8批次移動電源被判定為不合格,不合格產品分別是標稱深圳哈曼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寶嘉能源有限公司、深圳市億覓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產品。
熱濫用存爆炸等隱患
記者注意到,這次國抽在15批次安全性項目不合格的移動電源中有9批次熱濫用不合格,這個項目也是這次國抽檢出不合格產品最多的項目。
在檢測實驗室,檢測人員首先拆解出移動電源內部的電池組,然后將其放入試驗箱中,當溫度達到130℃后恒溫保持30分鐘,過程中電池不起火、不爆炸,熱濫用項目才合格。
而有的移動電源電池在試驗開始6分鐘后開始鼓包,20分鐘后開始冒煙,緊接著電池起火爆炸,爆炸產生的巨大氣甚至流炸開了試驗箱的通風設備。楊佳舉介紹,熱濫用項目考核了移動電源內部電池耐高溫的能力,(不合格)移動電源在使用過程中遭遇到高溫環境就可能引發起火爆炸,就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像夏天車里邊溫度會特別高,移動電源如果保存在汽車里的話它那個環境就屬于高溫環境。
在檢測實驗中,9批次移動電源在熱濫用試驗過程中發生了起火或爆炸,被判定為不合格,不合格產品的標稱生產單位為標稱深圳市福順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市倍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時賽萊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
虛標容量不能滿足充電要求
據了解,移動電源一般都標有“額定容量”,以表明產品能為手機等電子產品提供電量的多少,這次國抽發現,有些移動電源存在額定容量虛標的質量問題。而一款產品廠家宣稱的額定容量為4000毫安時,實測輸出容量為2160毫安時,僅為標稱值的一半多,是這次國抽發現的額定容量虛標最嚴重的產品。
據北京市質檢院電子電器產品檢測中心齊蕊介紹,通俗來說常溫下的有效輸出容量越高的產品,能夠給手機等電子設備充電量就越多。如果用這個移動電源給一個電池容量是四千毫安時的手機充電的話,可能手機還沒有充滿電,移動電源的電量就用完了。
檢測工程師表示,一般來說額定容量越大的移動電源價格也會更貴一些,企業虛標容量,消費者花費更多的錢買到的卻是名不副實的產品,經濟利益也會受損。其中部分產品是廠家為了抬高銷售價格故意在輸出容量上作假標高,還有一部分產品在外包裝上標稱的其實是內部電芯的容量,不是實際的輸出容量,一些制造水平不高的企業因轉換效率低,實際輸出容量遠低于電池電芯容量,因而不愿意標明真實的額定容量。
龐瑤稱,現在有一些產品上沒有標額定容量,它標的是容量或者是電池容量,不排除這些它指的是電池或電池組的容量,而不是移動電源能夠對外輸出的容量。如果標稱的是電池容量的話,移動電源的輸出(容量)肯定達不到標稱的容量要求。
經過檢測,有9批次移動電源常溫下有效輸出容量項目不合格,他們是標稱迪輔樂生物(上海)有限公司、廣州疆海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時賽萊科技有限公司等標稱生產單位生產的移動電源。
嚴把充電寶質量安全關
嚴把充電寶質量安全關,一方面要遵循相關規范標準,從源頭對生產企業進行嚴格的質量管控,對其產品進行強制檢測,逐漸肅清充電寶市場進入門檻較低、生產廠家眾多、貼牌加工為主、配件價廉質次等亂象。
早在2015年,國內首個移動電源國家強制標準《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已正式實施。
2019年移動電源國標實施,市場監管總局連續3年對這類產品開展國家監督抽查。
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子電器行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國辦發〔2022〕31號)》發布,首次將電子電器產品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納入到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
另一方面,也要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對那些以次充好、假冒名牌的廠商和產品,嚴管重罰,涵養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風氣。此外,監管部門還需與時俱進,根據新技術的產生,制定和完善有針對性的執行標準,確保監管永遠在路上。
當然,消費者也要理性消費,盡量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品牌充電寶,遠離“三無產品”,以免因小失大。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