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2”熱度低于預期 消費信心需逐步恢復
2022-12-2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在經歷過2022年“慘淡”的“雙11”后,“雙12”無論是從電商平臺還是實體商場,都顯得格外安靜。有部分網友表示,在平臺開啟促銷之前,自己甚至沒察覺“雙12”臨近,社交平臺討論度明顯下降。
究其原因,“雙11”的“退單潮”、商家預售制導致“到貨體驗”不足、快遞物流受阻,以及收入影響等因素的疊加,打擊了本就不高的消費熱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雙12”的消費沖動。
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效統籌,及明年“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指導方針的確定,對于消費信心的恢復周期,有業內人士預測,2023年“五一”可能會出現一個拐點。
“雙12”購物節安靜結束
截至目前,包括阿里、京東等在內,電商平臺并未公布“雙12”戰績,2022年最后一個“購物節”就這樣靜悄悄地結束了。
從2009年“雙11”購物節在天貓誕生,為彌補中小賣家流量缺失的問題,淘寶創造了“雙12”,同時京東、蘇寧等各大平臺及不計其數的商家都參與其中。“雙12”購物節是各大電商平臺和品牌商年底沖刺的最后一搏,更是剁手黨的購物狂歡。
然而,繼“雙11”平淡收場后,今年“雙12”也顯得尤為安靜。不同于往年鋪天蓋地的廣告開屏、熱搜造勢、購物攻略等各種宣發手段,今年各電商平臺營銷力度、聲勢變小,天貓、淘寶、京東等平臺的官方賬號不僅沒有預熱,各大社交平臺的購物攻略和宣傳海報也不見了蹤跡。
“雙12”期間,在天貓和京東PC端首頁,天貓基本上沒有活動加持,京東只在類目上有“雙12”身影。且12月12日當天下午,熱搜上也沒有“雙12”相關內容。
此外,今年“雙12”的促銷力度也少了許多亮點,大促從12月10日延續到12月12日,淘寶每滿200元減30元,天貓滿300元減40元,優惠力度基本無二。
淘寶直播穩住頭部
淘寶作為“雙12”購物節的發起者,相較于“雙11”的“百家爭鳴”,在本屆“雙12”購物節期間主播動作平平,無造勢、無宣發,但其頭部主播效應的存在感則較為明顯。
以轉型帶貨主播的李誕為例,此前其多次與羅永浩搭檔出現在“交個朋友”直播間,積累了不少支持他的粉絲。就在“雙12”首輪預熱結束前,交個朋友宣布,李誕將趕在“雙12”進駐淘寶直播。
12月10日,李誕首次亮相淘寶專屬直播間,開啟“雙12”首秀。根據淘寶直播數據,李誕首次亮相當天直播觀看量突破千萬次,僅一天時間其粉絲數從不足10萬,漲至52萬,賬號成交額也位列新主播前列。12月12日,李誕再次進行了雙十二專場直播,直播觀看量達到了862萬次,最新賬號粉絲數也達到了87.4萬。
值得一提的是,羅永浩也在“雙12”期間短暫現身了其淘寶直播間。不過,由于宣傳預熱不多,其直播間熱度顯然不足新主播李誕,整體觀看量僅538萬,上架商品僅144款。
淘寶直播的另一張“王牌”李佳琦,在近期曾因需要休息而停播,直至12月9日,雙十二大促開始的前一天,其助播旺旺也無法斷定李佳琦本人是否會參加本屆雙十二大促。好在12月10日,直播間大促開啟首日,李佳琦回歸帶貨,再次點燃了不少消費者補貨下單的熱情。
與此前數年不同,本屆“雙12”直播間普遍取消了預售環節。正式直播中,李佳琦并沒有在擅長的美妝品類促銷上“再接再厲”,而是上架了更多日化用品、服飾、母嬰產品、零食等,這一情況讓興沖沖趕來的消費者有些失望。
與此同時,李佳琦直播間在上架商品數量上也顯著下降,從“雙11”的單場約240款商品,降至“雙12”當天僅有111款商品,當場售罄商品僅7款。
傳統電商平臺“扛大旗”
從宣傳攻勢來看,本屆“雙12”似乎再次回歸了傳統電商的陣地。
淘寶從12月10日正式開啟大促,前期預熱僅持續了5天;天貓大促開始時間與淘寶一致,只不過預熱期延長至10天;京東則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促銷階段劃分,從預熱到專屬促銷再到大促高潮階段,持續時間也不過12天;拼多多稍長,從12月1日就已上線“雙12”補貼頁面,活動持續至12月14日;蘇寧、唯品會等平臺也推出了“雙12”大促優惠,但持續時間較短;快手也上線了從12月1日至12日的“雙12”促銷活動,但該活動主要針對美妝品類,扶持商家促銷,且規劃了從“雙12”到年貨節的無縫銜接;抖音“雙12”促銷與去年一致,活動從12月1日持續至12日,重點扶持國貨品牌、地方農產品以及非遺等商品曝光,沒有了“雙11”的平臺補貼資金。
11月,圍繞汪小菲、大S婚姻的熱議話題帶火了在抖音直播帶貨的張蘭,這也是近期抖音平臺為數不多的出圈主播。除此之外,還包括東方甄選推出酒水垂類直播間,同樣吸引了不少外界關注。
線下商家備戰年貨節
熱搜話題“這個雙12靜悄悄”,在街頭巷尾和城市商場的表現也比較明顯。
12月11日、12日,記者走訪萬達、大悅城、喜隆多等大型商場,場內人流量并未出現激增的場面,只有餐飲店、超市、服裝店等人們生活必需品購買場所有一定人氣,且多為年輕群體,鮮見老人、孩子,其他場所人流量低于商家預期。
就“雙12”購物節而言,商場內部也組織了大小不一的促銷活動,通過活動來對市場進行試水,感受恢復情況,對春節前的大促做一些預熱,有的則借機店慶制造一些疊加效應,但整體上消費熱度的恢復距離預期還有較大差距。
12月18日,佩佩在萬達影院看最新上映的《阿凡達2》,高興之余,她說,連續幾個月收入下降,除了出來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其他消費能省則省。“‘雙11’前后已經把能買的都買過了,錢包也掏空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很難再有購物沖動。”佩佩說,有時候會逛一逛商場,但并未購物消費,“感覺‘雙12’的優惠力度比‘雙11’要小一半,與優惠力度相比,還是傾向于理性消費才行。”
“往年,我們店‘雙11’當天的銷售額能抵得上平時一個月的銷售額,但‘雙12’的銷量與平時持平。”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場商家告訴記者,“雙11”活動已經透支了公司的投入預算,無暇顧及“雙12”,且臨近年關,商家更愿意把銷售重點放到年貨節上。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消費復蘇具有滯后性,當前環境下首先確保人身安全,其次收入有所提升且穩定,各種能力積蓄后消費才會爆發。就商場而言,預計2023年一季度將加速復蘇。
地方政府提前布局春節消費
不論是電商平臺的特惠刺激,還是線下商家的促銷活動,都無法抑制消費的疲軟。在政府層面,對于拉動消費復蘇,提振消費意愿,也正在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據記者不完全梳理統計,全國多地正在提前布局明年春節促消費活動,有的直接將活動期限延至正月十五。
率先行動的是海南省。“雙12”開始前夕,海口市商務局表示,今年將舉辦“惠聚椰城,嗨購雙十二!”主題活動,通過云閃付APP發放新一輪政府消費券,優惠券發放時間從12月12~17日,主要分為免稅消費券以及零售、餐飲類消費券,總計投放金額達800萬元;其中,免稅消費券可在線上及線下使用,總金額為400萬元;零售、餐飲消費券共兩檔“滿58減20”和“滿268減80”消費者可二選一。同時,海南省還正式啟動了“離島免稅跨年狂歡季”,活動到2023年正月十五結束。
12月8~19日,廣東省廣州市分三輪不間斷發放消費券共計3000萬元,派發的消費券涵蓋輕茶餐飲、超市、電商、正餐住宿、百貨五大類,面值從10元至100元不等。在深圳,新一輪的“樂購”活動也已啟動,市民購買電子和家用電器等,最高按照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活動期間每人最高補貼2000元。
12月11日,江蘇省蘇州市舉行“百億讓利笑拼蘇州”第三屆“雙12蘇州購物節”,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以及商務部駐南京特派辦特派員站臺。購物節推出12項主題活動,并圍繞數字生活消費服務場景,設計了本地特產、時令美食、蘇州智造、江南劇場、老字號等服務模塊。從“雙12”起至2023年元宵節,全區43個重點商超單位共計劃開展大小活動60項,覆蓋“雙12”、元旦、春節、元宵節等多個節點,多渠道開啟購物狂歡。
12月12日,甘肅省隴南市舉行“雙12”促消費系列活動。全市商務、電商系統將市內市外聯動,線上線下結合,增加大宗消費,持續組織成品油、汽車、家電、商超、餐飲住宿等商貿企業,以發放消費券、企業獎補、打折優惠等方式,釋放消費潛力,全面促進消費升級。甘肅全省同步舉行商貿流通復商復市。
除此之外,旅游出行也成為今年“雙12”的熱賣商品。四川景區1元門票搶購、星級酒店休閑度假優惠、滑雪溫泉主題觀光券等,已在攜程、抖音、飛豬等平臺熱賣。抖音生活服務平臺數據則顯示,12月5~11日,酒旅產品中,觀光街區訂單量環比上周增長628.59%;旅游景點、主題樂園、溫泉滑雪、豪華型酒店訂單量分別環比增長95.23%、71.93%、72%、61.43%。
專家研判復蘇具有滯后性
2022年,面對諸多超預期因素沖擊,中國政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大穩經濟的政策力度,經濟增長觸底回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指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這意味著,2023年將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業內專家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認為,“雙12”購物節的“安靜”并不意味著消費需求的減弱,也不意味著購物節的“式微”。他表示,審視消費領域,消費信心和數據的回暖,也注定要經歷一個過程與緩沖期,遠期看總體不會影響國內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一個時期內,消費者對消費預期將趨于理性和保守,但在2023年“五一”前后可能會出現一個拐點。
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各地進行防疫措施的優化,對經濟生活的影響是多層次的、全方位的,是積極的、深刻的、長遠的,不論是對生產、消費、投資、外貿,還是對人們的心理信心,甚至對經濟的預期等,都會產生積極而又重大的影響和變化。
宋向清表示,餐飲、旅游、住宿等服務業將會迎來復蘇,市場需求得到有效提振,企業復工復產有利于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經濟循環更加暢通,外貿外資得以恢復,尤其是經濟的常態化運行,會極大增強大家的信心,進一步強化對經濟增長的預期。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