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假肉毒素成本僅幾毛錢 11部門聯合開展醫美行業專項治理
2022-12-27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一針’就變‘V’字臉”“海外代購產品保真”……這些鋪天蓋地的醫美廣告,讓不少愛美人士心動。近日,浙江玉環警方就破獲了一起特大醫美假藥案件,涉案金額超億元。
醫美假藥案件涉案金額超億元
去年5月底,玉環市相關部門查處了一起非法行醫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洪某琴。在現場檢查過程中,2瓶標有韓文的綠色外殼藥品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據浙江玉環市公安局治安行動大隊民警王偉東介紹,該肉毒素的品牌并不在國內允許上市的范圍之內,同時對于該肉毒素的生產批號進行了查詢,發現同時間內,該品牌的肉毒素在韓國當地因為生產問題已被當地的行政部門停業整頓。
民警初步認定這兩瓶藥品是假冒韓國品牌的肉毒素。經過走訪調查,民警發現洪某琴店里使用的這種肉毒素是從國內一家名為“某某醫美生物科技”的網店以240元每瓶的價格購入。警方對該網店開展偵查后,逐步摸清了犯罪嫌疑人吳某義等人的銷假團伙組織架構,并遠赴江西余干縣開展抓捕行動。
一間衛生條件簡陋的民房,就是吳某義的制假工坊。在這里,吳某義夫妻倆完成各類醫美產品的貼標出品,并遠銷全國各地。王偉東稱,“通過我們的調查,他們的客源遍布全國各省份,涉案金額上億。”
高價醫美產品成本僅幾角錢
在制假窩點,民警查到了大量裝有白色粉末的藥瓶,這些東西從何而來?其真正的成分是什么?如果使用了這種假冒產品,又會對消費者造成怎樣的后果?
據王偉東介紹,劉某飛是當地一家連鎖整形醫院的院長,所以他也深知生產制造假冒肉毒素的利潤空間之大,因此他從2018年左右開始,在自己租來的工廠中以一些化妝品為原材料生產假冒肉毒素,隨后在自己的門店里以及通過網絡手段向下級經銷商銷售假冒肉毒素從中牟利。
警方調查發現,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生產的所謂肉毒素,其實是紅蝎毒素、蛇毒肽等化妝品原材料,常用于涂抹式化妝品的生產。
浙江玉環市公安局治安行動大隊大隊長高川表示,因為本身化妝品只適合涂抹,對涂抹類可能還有一定的除皺功能,但是注射的話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反應,比如說皮膚出現部分紅腫,或者皮膚的肌肉會有一定的影響。
同時,肉毒素絕不能直接和空氣接觸,否則輕則藥品失效,重則危及使用者生命安全。在查獲現場看,假冒的肉毒素并不符合生產運輸要求。更有甚者,生產這樣一瓶假冒的肉毒素,成本僅僅只有幾毛錢。王偉東稱,經過他們的包裝之后,到下級經銷商手里就達到三五十元,再經過銷售之后到美容院可能就達到幾百元一瓶,到普通消費者手中可能就要上千元一瓶。
據悉,目前該案串并案已有100余起,全國受害人大約上千人。玉環警方先后抓獲犯罪嫌疑人21人,累計涉案金額超1.2億元,已移送審查起訴18人。
11部門聯合治理醫美行業突出問題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獲悉,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和促進我國醫療美容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國家網信辦、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11部門決定,自2022年9月起,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行動。
專項治理行動聚焦醫療美容行業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性大的虛假宣傳、非法行醫、假貨頻現、價格欺詐等違法違規問題,依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行為、無證行醫行為、非法生產經營相關藥品醫療器械行為,整治查處廣告違法行為、醫療美容機構和醫務人員違規從事醫美服務行為、相關藥品醫療器械使用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規范醫療美容行業價格收費行為,嚴格相關藥品醫療器械進口管理,嚴格稅收征管,清理整治線上相關違法違規行為。在有力整治違法違規突出問題的同時,針對行業深層次問題,進一步健全監管規則,加大制度供給,支持合法合規醫療美容機構發展壯大,提升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質量。
自專項治理行動開展以來,有關部門和地方組織開展行業摸底排查,匯總梳理了一批違法違規線索,查處了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偵破了一批刑事案件。下一階段,將加強對相關醫療美容機構、生活美容機構等單位、場所的現場檢查,加大查處力度,加強行刑銜接,依法查辦一批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涉醫療美容違法犯罪案件。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