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消費正崛起
2024-01-2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隨著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升和消費結構的進一步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青睞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如何讓消費者“愛上消費”,正成為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關鍵命題。
“精神悅己”成消費趨勢
出生于1995~2009年的“Z世代”是當前消費市場常被提及的人群。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2.51億95后人口屬于Z世代。隨著Z世代步入職場,收入逐步提升,他們已成為消費市場的有力增長點。
日前發布的《2024年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2024年十大消費趨勢分別是審慎精明、精神悅己、向外探索、煙火敘事、品質至微、便捷悅享、精粹養生、價值重構、無齡體驗和可持續品牌。
《報告》顯示,精神悅己成為大家越來越關注的一個消費趨勢,也就是說消費者越來越關注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感受。具體到現代年輕消費群體,就是越來越重視個性化體驗。“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本身的質量,更是在意消費過程中能否體現出自我價值和個性特點。他們期待商家能夠提供定制化、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如定制化的商品、專屬的服務體驗、參與感強的品牌互動等。”知萌咨詢機構創始人兼CEO肖明超解釋說。
在消費觀念上,年輕人不再滿足于“大眾化”,而是追求“小眾化”“個性化”。他們愿意為此類體驗支付更高的溢價,也更愿意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分享自己的獨特消費體驗,以彰顯個人品位與生活方式。“因此,對于企業而言,洞察并滿足年輕消費群體對個性化體驗的需求,是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強用戶黏性和忠誠度的重要途徑。”肖明超說。
有儀式感的文旅消費
2024年元旦假期,旅游市場充滿儀式感。
文旅部提出,元旦假期旅游休閑從傳統景區轉向城市公園和主題樂園,在親子娛樂、文化體驗、戶外運動等需求牽引下,城市公園、主題樂園、商業街區成為元旦假期文化和旅游休閑主要場景。
美團發布的元旦假期消費數據顯示,轟趴、圍爐煮茶、Livehouse等休閑玩樂訂單量同比增長225%,以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環球影城等為代表的主題樂園最受年輕消費者關注。
除此之外,個性消費也成為年輕人過元旦的“標簽”。馬蜂窩大數據顯示,焰火和音樂是迎接新年氛圍的標配,2024元旦期間,“跨年煙花”“跨年演唱會”熱度大幅上漲187%和249%。
元宇宙逛廟同樣在年輕人群中流行。為迎接新年,北京潭柘寺風景區借助數字技術將景區搬到線上,在鯨探平臺打造了一座“元宇宙祈福館”,用戶挪動手機屏幕上的光標,即可以第一視角進入大門、走近每個角落可“摸魚”、看“典故”、掛“祈福卡”。
文化消費方面,演唱會大火,電影院也表現亮眼。據國家電影局統計,2024年元旦假期(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電影總票房為15.33億元,創造了同檔期新的紀錄。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表示,今年元旦的消費儀式感強,年輕人更愿意三五成群,在一些有儀式感的消費場景消費,如看演唱會、泡溫泉、去游樂場、轟趴、玩密室逃脫、圍爐喝茶等。這表明,年輕人的消費需求發生了更新穎的變化,對消費場景、消費品質也有較高要求。同時,也說明年輕人社交意愿較強,更愿意在節假日增強與朋友的情感聯系。各行各業都應該意識到,年輕人已經成為引領消費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更敏銳、快速地洞悉以及跟上年輕群體的消費需求。
多元時尚的服飾消費
近年來,服飾消費的潮流不斷演變。從傳統服飾的回歸到風格更加多元化的崛起,再到對材質面料的關注,服飾消費變得更為個性化。
一方面,時尚風格趨向多元化。2023年以來,“多巴胺”“美拉德”“新中式”等風格火熱,反映了當代時尚的多元性和年輕一代對個性化表達的追求。這些獨特的風格,不僅是服裝服飾搭配的變化,更是生活態度和文化符號的展示。消費者對于時尚的理解逐漸超越了簡單地追隨潮流,更加注重通過服裝服飾表達個性和情感,服飾風格更加多變。
值得關注的是,蘊含古典美學的傳統服飾如漢服、唐裝等,近年來持續受到消費者熱捧。數據顯示,漢服、秀禾服成交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376%和212%,男士唐裝的消費者數量同比增長超過90%。國潮服飾的熱銷,是人們認同傳統文化、彰顯個性和文化自信的表現。
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材質和面料的關注推動了時尚產業的品質升級。“柔軟舒適”“不易變形”“多色可選”“防風保暖”等成為熱門服飾關鍵詞,凸顯出消費者對服裝品質的高要求。這種對品質的關注不僅體現在外觀上,更表現出對服裝的穿著感受和環保特性的重視。時尚產業在面臨品質挑戰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和新材質的研發,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環保的時尚單品。
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和品位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關心服裝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品牌理念,對服裝的選擇更加注重與自身價值觀的契合。如何在創新中保有傳承,在多元中保有獨特,在時尚中保有品質,將成為服裝服飾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小眾潮流的體育消費
2023年,體育運動消費市場蓬勃發展。成都大學生運動會、杭州亞運會等體育賽事點燃全民運動熱潮,小眾潮流運動快速發展,專業化體育運動裝備迭代升級……消費者不斷拓展新的運動項目,多樣化的體育活動與運動需求為體育消費市場活力釋放按下快進鍵。
運動裝備創新升級,精細化、專業化、時尚化、智能化引領趨勢方向。隨著消費者運動需求更加多元化,貼合消費者細分運動場景、具有定向功能的運動產品層出不窮,如適用不同跑步場景的馬拉松專業跑鞋和越野跑鞋等品類。
同時,運動裝備更具專業性和時尚化,例如公路車等硬裝備強調專業性,在產品功能、材質、科技含量上持續精進;騎行服等軟裝備在實用基礎上,更注重時尚設計感。
滑雪、馬術、高爾夫等小眾潮流運動向大眾化普及。近兩年,大眾參與滑雪運動的熱情持續高漲,滑雪運動人數逐年攀升,帶動滑雪裝備消費市場火熱發展,滑雪鏡、滑雪褲、滑雪鞋、滑雪服等產品的成交額均取得大幅增長。消費者也在不斷拓展各自的運動偏好,解鎖運動新方式。比如,太極拳、八段錦等中華傳統運動項目不再是中老年人專屬,越來越多“90后”甚至“00后”早早加入國潮養生隊伍當中。
體育消費在擴大內需、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加快培育運動消費,釋放長期勢能,變得至關重要。因此,持續完善體育運動配套設施,結合高質量的體育賽事活動,進一步激發全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非常必要。
在此背景下,相關企業應高度關注消費者運動需求的新變化、新特點,不斷創新產品研發,推出更多滿足體育運動需求的專業產品,激發體育運動市場活力。
寵物經濟催生新業態
隨著養寵人群的日益龐大,消費方式多樣化,與寵物相關的消費也更加智能、高端,養寵一族為寵物大方消費,促使“寵物經濟”不斷升溫,成為市場新的消費增長點。
寵物經濟的蓬勃發展,催生了一些新職業,比如寵物美容師、寵物馴導師、寵物健康護理師等。這些新職業的出現,為寵物提供了更專業、更全面的服務,也為從業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這只狗在家經常隨地排泄,馴導三天到五天就可以到指定地點排泄了。”寵物馴導師劉新說,他們這個職業可針對寵物焦慮、咬人、排泄訓練等問題,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同時也可以針對不同寵物的性格和特點,提供針對性的訓練和照護。
“像蜜袋鼯這樣新興的寵物,需要一點點鍛煉它們的膽量,從短距離到遠距離,再到高空中飛到手上,需要專業的技術馴導。”劉新介紹,他們還可以為不同家庭提供個性化的訓導服務,隨著寵物經濟的持續發展,他們的職業范疇將不斷擴大,為寵物和寵物主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除寵物吃穿用品外,各種不同的智能寵物用品也是養寵人的必備。“這個定位器非常好,點位很準確,而且功能比較齊全,還能隨時錄音,通過手機就可以聽到狗周圍的聲音,以后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狗了。”張女士講述智能寵物定位器的種種好處。“上個月我還花366元買了一個自動投喂器,在手機App上可以控制食量和時間,一部手機實現為愛寵一鍵‘加餐’。”
“大家都知道養個孩子需要吃穿住行,其實養寵物也一樣,甚至需要投入更多。”養寵多年的小米說,比如買貓糧狗糧,一個月要花200多元,這僅是基礎,它們還需要零食補充,一罐20多元的零食只能吃一頓。貓要鍛煉,一個貓架子可達上千元。水盆、飯盆、寵物專用洗浴用品等,動輒數百元到上千元一個,還有除螨蟲的藥物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寵物行業的消費也不斷升級,寵物主人們在寵物消費方面“絕不手軟”。根據鯨參謀電商數據分析平臺的相關數據顯示,僅2023年10月份,京東平臺上寵物商品銷量將近1400萬元,同比增長約5%。
消費從“隨大流”到“有態度”
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和直接動力,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環節。
在科技發展的引領下,消費渠道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用戶體驗需求得到進一步滿足。以直播帶貨、社群團購等為代表的新消費模式則帶來全新消費體驗,手機在消費者與商家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消費不再局限于購買行為,更兼具社交、互動、休閑等附加功能。
過去,一款產品或服務的受歡迎程度,往往要等銷售數據出來才知道。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借助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把設計、采購、制造、物流、銷售等環節全部搬到“云”上,不僅可以精準捕捉消費者的需求數據,還可以第一時間拿到用戶反饋。
與此同時,國內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使得高品位和高要求的消費者數目不斷增加。順應這一趨勢變化,網絡消費、定制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消費勢頭強勁,消費也在從“隨大流”向“有態度”不斷轉變。
有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在娛樂、旅游、購物等方面的花費越來越多。中等收入群體更加愿意購買能體現自身性格品味的小眾商品,去有格調環境好的地方體驗服務,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小范圍活動。各種零售市集、小酒館、劇場、室內運動等業態成為聚會娛樂的新方式,健康服務、寵物消費等新零售走紅。
同時,在高端商品不再“稀有”的今天,人們的消費從看重“面子”轉向注重“里子”,商品本質及其帶來的體驗才是追求的核心價值。
過去,品牌服裝、手包、飾品等裝飾“面子”的外在商品成為消費追逐的熱點。而如今,人們對美妝、個護、保健品的日益青睞,打造好氣色、塑造舒適有品的自身形象,從而使內心真正獲得自信和滿足。
回到“家”的環境,打造舒適的生活空間,構建了品質消費的重要一環。無論是通過家具、園藝用品、智能家電來為自己打造一個有品質的生活環境,抑或購置電子產品、游戲機娛樂自我,人們希望通過營造日常的生活感和儀式感,來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以及滿足精神需求。
展望2024年,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需求,推動形成新業態、新供給的不斷優化提升,則是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方向和抓手,新一年消費市場定能呈現強勁的復蘇勢頭。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