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各地上演“消費券”促消費大戲 線下線上“組合拳”激發消費新潛能
2024-01-2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
2023年以來,從政府工作報告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擴內需促消費一直是被反復提及的重點,取得的成效也顯而易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3.2%。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在國際市場擴展空間有限,國內需求必須發揮更大拉動作用的情況下,歲末年初全國各地陸續發放消費券,進一步提振消費活力,消費市場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
“消費券”提振消費活力
“促消費增收入,宏觀經濟政策方面,可以通過財政手段比如發放消費券來拉動消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楊瑞龍認為,通過發放消費券,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和消費者的信心,進而帶動居民的消費熱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從我國近年來各地發放消費券的效果來看,其撬動消費的杠桿效應普遍在3倍以上,也就是說發放1元錢的消費券大致能帶動3元錢的居民消費。目前臨近年末,即將進入消費旺季,如果能發揮好消費券的作用,將有助于帶動當地消費的回升。
“消費券”是政府刺激消費、促進生產端回暖的有效手段之一。2023年年底至2024年年初,各地紛紛拿出“真金白銀”促消費擴內需,一批又一批消費券和數字人民幣紅包開始密集發放。
江蘇出臺補貼政策
給予購房款1%的購房補助、購車價20萬元以下配發1000元禮券……新年伊始,江蘇各地接連出臺房產補貼、購車補貼等一攬子政策,拿出真金白銀,提振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激發消費潛力,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2024年首日,南京“溧水發布”出臺消息,對在溧注冊企業工作的員工,在區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給予購房款1%的購房補助,政策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無獨有偶,蘇州市施行“賣舊買新”購房契稅補貼政策,凡是在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出售自有住房,并在出售后3個月內、3~6個月內、6~12個月內購置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家庭,分別給予新房契稅繳納份額100%、80%、50%的購房補貼。
蘇州高新區為促進新能源車消費,本次購房契稅補貼活動率先推出“房車聯動”促消費政策,購買低于20萬元的新能源車,抵用券金額可在原契稅補貼基礎上增加15%,20萬~30萬元的補貼增加25%,30萬元以上的補貼增加35%。
為進一步刺激和擴大汽車消費,南通市發布冬季購物節汽車消費助力活動,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對在南通市區從事汽車新車零售業務的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單位購買乘用車新車的個人消費者,購車價20萬元以下,按照1000元/輛的標準配發禮券;購車價20萬元及以上,按照4000元/輛的標準配發禮券。
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積極有效的促消費活動,是增強消費意愿、激發內需潛力的重要支撐。購房補貼政策一出,南京溧水區紫玥居房地產銷售經理劉超便開始忙碌起來,“這幾天來訪咨詢客戶數量日均比之前增長20%,銷量也有所提升,元旦當天就有2套房子成交”。
“2023年以來,各大車企在江蘇推出不少打折促銷活動,拉動消費作用十分明顯。”江蘇省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徐士剛表示,2023年前11個月,全省乘用車銷售158.9萬輛,同比增長3.5%,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售59.3萬輛,同比增長42%。“汽車市場復蘇,是整個經濟復蘇的重要組成部分。眼下正值年底汽車銷售旺季,政府部門拿出真金白銀的利好政策刺激車市,短期來看,必定會激發消費者購車欲望和熱情,帶動汽車銷量增長。”
面對一攬子補貼政策相繼出爐,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呂永剛認為,為促進消費在特定領域開展補貼政策,是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不僅可產生大額當期消費,還會產生規模可觀的聯動消費,是當前促進消費的戰略抓手。
廣東發放3億元消費券
“我抽中了滿400減150元的零售券,正好也需要采購點食材準備跨年和親戚聚餐,疊加商場的折扣,很劃算。”2024年元旦假期第二天,廣州市民劉悅和家人來到天河城百貨采買年貨。
廣東省商務廳、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廣東“粵消費 粵精彩”消費券活動,21個地市同步參與,在全省范圍內發放3億元消費券,活動時間從2023年12月持續至2024年1月。不少市民和劉悅一樣,趁著元旦假期,帶著消費券,開始“買買買”。
本次活動共有四類消費券:零售到店消費券、餐飲到店消費券、零售餐飲小程序消費券、文旅消費券,消費券采取滿額立減方式。零售到店消費券、餐飲到店消費券可用于省內指定的線下實體商場、超市、加油站、餐飲等門店。零售餐飲小程序消費券可在省內指定零售、餐飲商戶的微信小程序上使用。以上三類消費券設置四種面額:滿50元減10元、滿100元減20元、滿200元減50元、滿400元減100元四種不同面額。文旅消費券可用于廣東游線路、國內游線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歷史文化游徑、鄉村旅游線路,以及省內的景區(度假區)門票、住宿、房車旅游產品、研學旅游產品、旅游裝備、旅游商品、文藝演出門票、文創產品等,在省內指定的線下門店或微信小程序消費使用。文旅消費券分五種面額:滿49元減10元、滿99元減20元、滿199元減40元、滿499元減100元、滿999元減200元。
第三輪消費券的發放適逢元旦,使用途徑和場景更具節日特色,不僅折扣力度加碼,同時還可疊加各地商圈的跨年促銷系列活動,以“折上折”的方式,深度激活消費潛力。
“元旦假期期間,我們商場推出‘愛購節’活動,大部分商品有5折優惠,部分商品低至3.8折,這些優惠都可以同時疊加消費券使用。”廣州天河城商業副總經理李曉勁介紹,在本次“粵消費 粵精彩”消費券發放期間,天河城百貨的銷售額提升了近六成。
“2023年客流量提升明顯,特別是來自港澳的顧客數量大幅上升。”廣州天環廣場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我們新引入了十多家國際品牌,其中大部分品牌是因為看好大灣區的消費潛力而選擇進駐的。”2023年12月初剛開業的Mardi Mercred廣州首店就是其中之一,該店店長何女士介紹,Mardi Mercred新店趁著開業疊加跨年,推出了“滿贈”活動,“大灣區消費潛力很大,開業不到一個月,我們的活動贈品就快告罄了。”
近期,廣東“粵消費 粵精彩”消費券迎來第四輪預約報名,在維持上一輪滿減折扣優惠的基礎上,特別推出888元“迎春券”,派發消費“大紅包”,為龍年消費市場注入活力。
北京推出“京”彩跨年消費指南
2023年12月28日,北京市商務局聯合文旅、體育等部門和各區政府,推出“京”彩跨年消費指南。全市融合商旅文體農林多元場景,推出“冬日惠購慶新年”“元旦打卡趣體驗”“快樂冰雪享生活”三大活動板塊,包括“家庭園藝嘉年華”“快樂冰雪季”“年貨節”“火鍋節”等400余項促消費活動,滿足市民和來京游客的多元消費需求。
多個銀行推出數字人民幣滿減等優惠活動,在指定商戶使用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滿指定金額可享滿減優惠。北京市總工會開展“京彩暖冬職工消費季”活動,北京工會持卡會員在北京工會12351APP“惠購”平臺“普惠商城”購買任意商品,通過北京銀行“京彩錢包”綁定的本人北京銀行借記卡支付,可享受滿減等優惠。
各區商務部門聯動轄區重點商業企業,用年末慶典大促的方式為消費者帶來實惠體驗,通過滿減、滿返、抽獎、折扣等方式,為消費者送上新年消費福利。
東城區組織王府井、前門、東直門等商圈,開展“崇文喜市·國潮年貨節”“悅享禮遇”等迎新年活動;西城區開展“2023北京西單時尚年會”系列活動,線上依托“西城消費”公眾號及抖音號開展“新年妝”特惠專場、尚新節等活動,并開展“汽車嘉年華”,統籌600余萬元資金發放汽車消費券,線下聯合菜百、漢光百貨、西單更新場、凱德MALL等重點企業舉辦新年活動;朝陽區國貿、SKP、合生匯、藍色港灣、大悅城、僑福芳草地、悠唐購物中心、龍湖天街等企業持續開展國際燈光節、新年音樂會、城市上新季、新年促銷季、歡樂季等系列活動;海淀區組織商協會、商業綜合體、品牌企業開展跨年消費節等活動;豐臺區聯合區內品牌企業和資和信百貨、花鄉奧萊、銀泰百貨等商場,舉辦暖冬樂購節、豐韻年味節等活動。
王府井、CBD、西單、朝陽大悅城等全市商圈推出元旦打卡趣體驗,多個藝術展亮相,百貨大樓推出“璀璨盧浮 夜魅王府”藝術裝置展、新世界百貨崇文店哆啦A夢快閃主題展等。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聯合開展“澄凝瓊英——故宮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
“第四屆北京火鍋美食文化節”持續進行,包括“尋味北京,火鍋節涮遍全城”優惠周、“2023尋味北京火鍋節體驗餐廳”推廣、美團團購樂活火鍋節、建行生活“暖冬相聚·火鍋來襲”等系列活動,40多個火鍋品牌500多家門店參與,美團、盒馬等平臺同步推出主題活動。
此外,北京冰雪消費節、朝陽區冰雪運動消費季、豐臺區歡樂冰雪季、第十七屆平谷漁陽國際冰雪季、密云區第十屆冰雪嘉年華、京東燃冬滑雪季等活動火熱進行,聯動全市10余個商圈、100余家品牌和冰雪場館,開展冰雪體驗活動和冰雪裝備促銷等系列促消費活動,激發冰雪消費活力。
黑龍江系列“促銷”活動開門紅
為推動2024年全省消費市場實現首季“開門紅”,1月3~7日,黑龍江省商務廳和黑龍江省文旅廳共同主辦了“舞動冰雪 冬匯龍江”系列促消費活動,以“這個冬天 東北最熱”為主題,在中央大街設置“蹦迪公交車”“鐵鍋燉紅包”“花襖小哥現場派發紅包”等游娛場景,吸引廣大游客前來打卡。
在宣傳國家級步行街試點品牌的同時,當地還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消費,在線上平臺發放滿199元立減20元的線上消費券2000萬元,全面宣傳東北特色旅游、小吃,推薦龍江好物,推動龍江消費市場全面轉型升級。
本次活動邀請近500余家商家參與,其中黑龍江省本土商家占比超70%以上,多家企業參與直播促銷。
接待游客304.7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這是2024年元旦假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曬出的文旅市場成績單。連日來,“冰城”哈爾濱紅遍全網,游客接待量與旅游總收入達到歷史峰值。
量力而行促銷費
王青表示,消費券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促消費廣泛采用的政策工具。從我國近年來各地發放消費券的效果來看,其撬動消費的杠桿效應普遍在3倍以上,也就是說發放1元錢的消費券大致能帶動3元錢的居民消費。
“各地出臺相關政策持續發放消費券,已對消費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楊瑞龍提醒道,“發放消費券還有一些技術上的考量,比如是全民發放,還是主要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發放?在發放消費券的過程中,如何讓政府給消費者的補貼能夠真正送到消費者手上?如何避免腐敗問題?……這些都需要從制度上完善。”
王青也提示,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一定要“順勢而為”,要根據當前消費市場的實際情況和新變化趨勢更加精準地發放。一方面,各地要結合當地的優勢產業,結合不同消費群體消費分化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進行差異化發放。比如,面向低收入群體、年輕消費群體、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熱點;要多目標推進,把消費券作為牽引性的政策工具,更好導流到小微企業和服務業主體,實現穩就業、穩收入、穩消費的綜合效應;另一方面,要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有效擴大已經存在但被抑制的,以及適應未來消費市場變化趨勢的新業態新熱點,特別是服務消費領域和新消費領域,這樣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王青提醒,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一定要量力而行,在發放之前一定要進行分析和評估,盡可能提高財政資金的轉化率和實際效果。
在促消費、振信心的市場需求下,發放消費券會成為一種常態化的促消費工具嗎?王青指出,發放消費券并不是一個長期可采用的方式,因為一旦在消費者中形成長期存在的預期,不僅會改變消費者決策和弱化消費意愿,也會對地方財力帶來壓力。可以把消費券發放作為政策工具箱的一項可選方案,根本上還是要改善經濟和就業預期,提升供給、市場環境和消費場景,實現促消費政策的長短結合和打“組合拳”。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