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
文/張偉龍 本刊記者 劉暢
國內的小型水庫多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設的,當時均成立了相應的管理單位,負責水庫工程的運行管理。水庫承擔著防洪、灌溉的重任,無償為農村集體的農業生產提供灌溉用水服務,水庫的運行管理費用由地方政府負責解決。
新一輪的全國病險水庫加固工程,是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進行的。管理經費不足、人員培訓不到位等問題,使得水庫在運行當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河南禹州市龍尾水庫投資400多萬元,然而,就在水庫的試運行期間,開閘泄洪之后,關閉時出現問題,直至庫存水基本見底。除了防洪之外,龍尾水庫還承擔有灌溉的任務,水庫沒有水,來年農田灌溉怎么解決?
水庫的閘門合不嚴,導致水庫的水一直外流。
剛剛加固的水庫標尺躺在堤內。
網帖曝“豆腐渣工程”
10月8日,新浪河南全民記者站出現了一則帖子。
帖子稱,剛修好的禹州市淺井鄉麻地川村龍尾水庫卻水閘失靈,導致庫水泄漏,灌區百姓和水庫漁民奔走求助卻無人應。冬天小麥澆灌無著,漁民血本無歸。國家投資600萬元,從2009年復修至今年,卻閘不住水,實在荒唐呵。
10月11日,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趕赴禹州市龍尾水庫的所在地,禹州市淺井鄉麻地川村。
“水庫漏水了,也不知道咋回事兒。”在山坡上放羊的劉姓老大爺說,“以前也沒有見過這樣的,水是一直從山上流下來。”
這位老大爺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水庫是去年才剛加固的,在沒有加固之前也沒有見水庫漏過水。
“光聽說是關閉閘門的拉桿被拉彎了,說是修好了,還是往外邊淌水。”劉姓老大爺說。
10月11日下午,在龍尾水庫旁邊的一個院子里,記者見到了已經彎曲的拉桿。
記者趕到水庫時,還可以看到水從水庫里往外泄漏。
水利局局長自稱不懂業務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前往禹州市水利局了解情況,禹州市水利局局長彭新亞稱不懂業務。水利局小水庫管理辦公室主任趙付軍則表示,水利局長不懂業務就像足球教練不會踢足球一樣。
10月12日,在禹州市水利局,記者見到了水利局局長彭新亞。記者向彭局長說明水庫漏水的事情之后,彭局長回答:“不知道。”
記者把龍尾水庫漏水的情況向彭局長解釋了一番,彭局長表示,可以叫來相關的工作人員。
隨后,彭局長打電話。小水庫管理辦公室主任趙付軍趕到彭局長辦公室。
在采訪趙主任期間,彭新亞局長旁聽。當記者提及水庫漏水的事情,彭局長稱,他不懂業務,剛調過來的時間也不長,很多事情都不清楚。
據趙主任稱,10月8日新浪網上出現“河南省禹州市驚現豆腐渣水庫”帖,禹州市水利局發現后,局領導高度重視,立即派人前往淺井鄉龍尾水庫調查。
趙主任向記者出示了一份關于《新浪網出現“禹州市驚現豆腐渣水庫帖子”的說明》(下簡稱說明)。
說明中這樣寫道,發帖人劉平川,系淺井鄉麻地川人,為淺井鄉龍尾水庫水面承包養殖人,未經淺井鄉政府的同意,在水庫投放魚苗。因檢修閘門,庫水位降低與養殖戶發生經濟糾紛,養殖戶不負責任在新浪網上發帖,泄私憤。
在前往禹州市水利局的前一天,記者見到了發帖人劉平川。“在水庫閘門關不上的時候,我多次給禹州市水利局打電話,水利局的人讓我找淺井鄉政府,鄉鎮府的人讓我找水利局。”劉平川說。
遭遇“踢皮球”的劉平川,無奈之下,在網上曝出了帖子。
發帖人“被道歉”
于是,10月8日,網上出現“河南省禹州市驚現豆腐渣水庫”的帖子。“發了帖子之后鄉政府的人就找我談事兒了。”劉平川說。
劉平川的說法在“說明”中得到了印證。“說明”稱,10月9日在政府主持下,進行了調解,解決了該糾紛。劉平川本人對在網上發帖一事給予了澄清:屬于本人與水庫管理單位發生的沖突,屬于誤會,與水庫質量無關,同時在網上發了致歉信。
10月13日,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致電劉平川求證致歉信。劉平川表示,他不知道這回事兒。
知情人透露,劉平川得到了一萬五千塊錢的補償。劉平川的妻子在一旁憤憤不平地說:“別說一萬五,三萬也不夠啊。”
水庫質量的事情,劉平川三緘其口。“咱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其他的事情也不敢多說啊。”劉平川說。
“水庫剛建好一年,開了閘門就關不上了,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劉平川說,“你要是早兩天過來,我把水庫的事情給你透底。”
據劉平川所述,在水庫搞養殖,他總共投資20多萬元錢。水庫閘門關不上,直接影響到他的經濟效益。
此前,劉平川曾建議淺井鄉政府查找關不上閘門的原因。他還找了檢修水庫的專業潛水人員,費用是3萬元錢。
“我出一萬五,政府出一萬五,后來鄉政府沒有同意。”劉平川很無奈,“承包這個水庫,每年上繳3000塊錢,500斤魚。”
9月14日,龍尾水庫的庫存水幾盡流干,對于劉平川來說,終釀大禍。
禹州水利局:水庫管理員操作不當
趙付軍主任稱,目前,龍尾水庫正在試運行期間,水庫閘門關不上是水庫管理員操作不當引起的。
“說明”中提到,由于今年禹州市暴雨頻繁,庫水位猛漲,加上水庫剛進行驗收移交,在試運行期間,需要騰出部分庫容迎接下輪暴雨,在放水后關閘時,因水庫管理人員疏忽,操作不當,啟閉機關門行程超限,造成拉桿變形,致使閘門關閉不嚴。
由于庫水位較高,維修困難,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故在水位降至241.5時,于10月6日進行了維修。
據趙主任,龍尾水庫位于淮河流域潁河支流下宋河上游禹州市淺井鄉麻地川村。
流域面積11.1平方千米,總庫容162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
水庫于1952年12月興建,1968年6月竣工。
2007年10月,龍尾水庫核定為三類壩,河南省水利廳于2008年3月24日豫水行字【2008】41號文批準禹州市龍尾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
項目批復之后,2008年9月22日面向全國公開招標,由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中標。禹州市龍尾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于2008年11月1日開工。
于2009年6月25日完工,2010年3月驗收,由施工單位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移交淺井鄉人民政府,交付龍尾水庫管理所試運行。
21年的水庫管理員質疑水庫質量
河南水利廳官方網站顯示,《關于報送禹州市龍尾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的請示》(許市水〔2007〕145號)收悉,根據《水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和專家對《河南省禹州市龍尾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已批復。
水庫設計洪水標準采用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采用500年一遇,水庫總庫容162萬m3。
落款日期:2008年3月24日。
“能存水162(萬m3)。”79歲的水庫管理員常寶軍老人說。小學畢業的他,沒有看過水利廳批復的文件,卻能準確地說出水庫的存水量。
從1989年,擔任水庫管理員,常寶軍老人有著21年的水庫管理經驗。從1959年擔任麻地川村的村長,常寶軍老人一干就是30年,卸任村長以后,他一直從事水庫的管理工作。
“是一名老黨員了,說話很耿直。”村里的人這樣評價常寶軍。
“這拉桿的鋼管兒皮太薄了。”常寶軍指著水庫剛剛換上一段新的鋼管說。走在拉桿旁邊的樓梯上,常寶軍步履蹣跚。
在常寶軍的記憶當中,1957年水庫建成的時候,鋼管的厚度比這次加固用的鋼管厚多了。
趙付軍主任稱,當初曾對水庫管理員進行過培訓。
對于此種解釋,常寶軍不以為然。
龍尾水庫加固之前,他的經驗是,開閘和關閘都是看拉桿有多少道絲,開到哪一道絲是最合適的,都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
“這時候是157道絲。”常寶軍說。加固之后,他總結出這樣的經驗。然而令他費解的是,閘門在關上之后,水庫還在向外淌水。“三公分的水還在向外淌。”常寶軍說。
常寶軍向記者解釋三公分的意思,就是指水庫向外邊淌的水有三公分高的水位。他還拿出了自己量水位用的木草棍兒。“我用尺子量了,就是三公分。”常寶軍滿臉的愁容。木草棍兒放在水里再拿出來,會留下水印兒,再用尺子測量水印兒的高度,常寶軍得出三公分高的水位。
“要是正常的話,一公分也不應該有的。”常寶軍說。
石渣被推入水庫?
庫存水幾盡流干,不僅影響到了劉平川的養魚,對于常寶軍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因為他的收入之一就是“賣水”。在溢洪期間,每立方米水,他可以有八分錢的收入。
在龍尾水庫做管理員,每個月他只有150元錢的工資。他有自己的原則:拿政府的工資,給政府把事辦好。
2009年,龍尾水庫二次加固的時候,常寶軍告訴記者,大壩上原來的石渣都沒有清理走。
為此,他還專門找到了施工單位的領導。“我找的是個副頭,說要把石渣弄走。”常寶軍說,“人家跟我說不在計劃內的事。”
趙付軍則稱,石渣是全部清理走了。留下的是殘渣,他還舉了一個例子,修水庫和蓋房子是一樣,誰家蓋房子都會掉個渣兒。
以常寶軍老人多年的經驗估算,這些石渣可以占據20萬立方米的庫容。在他看來,整個水庫出現的質量問題很多。
10月11日,在龍尾水庫,有好幾個水尺標桿散落在大壩上。“這些都是沒有固定好。”常寶軍指著水尺標桿說。
“老百姓都能看見的是,還有‘三公分’的水向外流。”常寶軍最后說。
河南省水利廳:水庫沒有蓄水就是錯誤
“修水庫就是蓄水用的,我們沒有蓄到水就是錯誤。”在河南省水利廳,建設工程管理處處長原喜琴說。
同在原處長辦公室的,還有河南省水利廳鮑姓水庫調研員。他告訴記者,水庫關上閘門就是滴水不漏。
10月12日,原處長接到了禹州市水利局的匯報材料。
原處長表示,按照禹州市水利局提供的匯報材料,施工單位已經前往龍尾水庫,水庫已經修復好,目前正常使用,還要派人下去進一步落實情況。
她提到,龍尾水庫計劃投資514萬,(實際)撥付資金的情況是,中央219萬,河南省120萬,禹州市40萬。
據原喜琴介紹,龍尾水庫的加固是在國家新一輪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劃中,河南省共有359座水庫納入國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劃。
公開資料顯示,河南省現有水庫大多建于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不少水庫設計和施工質量“先天不足”,病險問題十分突出。
為消除病險水庫安全隱患,國家于去年啟動了新一輪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計劃投入中央資金270億元。
原處長提及,龍尾水庫有著防洪,灌溉,養殖作用。
庫存水的減少,農田的灌溉怎么保障?“肯定要受損失的。”原處長說。
原處長認為,水庫都是鄉里邊管,沒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水庫的管理有很多難題,水庫修建好,管理沒有落實到位。
“管理經費要落實,這是其一。”原處長說。
“如果禹州市水利局及時解決,不會出現這種狀況,老百姓的事兒都是天大的事兒。”原喜琴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