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從青海省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了解到,端午小長假期間,青海省工商局12315系統共接收消費者電話1277件。其中,咨詢1068件、投訴146件、舉報24件、建議39件,未發生重大緊急、群體性投訴案件。
寬帶故障等通信類服務成投訴熱點
從消費者咨詢的情況來看,端午小長假期間,消費者共登記各類咨詢1068件。主要集中在贈品是否享受“三包”服務、商品的退換貨規定、食品變質過期、長途客運未按點發車及甩客、定金(訂金)能否退還、公共場所丟失物品、噪音擾民、郵寄物品丟失或損壞的賠償規定等。
從投訴舉報的情況來看,共登記消費者投訴舉報170件。其中,商品類79件、服務類91件。主要集中在:通信類服務寬帶故障及計費錯誤、汽車故障商家拒絕履行三包及購車強制收取保險押金、網絡平臺銷售食品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賠償、餐飲及美容辦理儲蓄卡后商家拒絕提供相應服務、商家擅自設置最低消費、銷售貼牌電器、無照經營及超范圍經營等。
預付卡消費投訴增長較快
端午小長假期間,我省預付卡消費投訴增長較快。這主要是由于消費模式出現了新模式和監管盲區,以致預付卡消費投訴增長較快,成為消費者投訴和關注的熱點。同時,投訴結構的變化體現了消費結構的變化,文化娛樂、美容美發、健身、培訓等服務行業多以代金券、會員卡、儲值卡等預付費的形式存在,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
消費者維權監督意識不斷增強
據該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端午節期間,接聽量較往年略有上升,其咨詢內容多集中在法律法規和政策、消費常識及消費知識、相關職能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動態和情況等幾個方面。在節假日消費高峰期間,出現消費糾紛時,消費者紛紛選擇撥打12315熱線電話了解和反映消費市場秩序狀況,充分說明消費者事前防范意識進一步提高,社會監督參與意識明顯增強。
據悉,端午小長假期間,該中心共登記建議39件,主要集中在商家服務態度不佳、收費標準未在殿堂內公示、拒找零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