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與保險公司勾結黑心騙保
儲戶變保戶誰動了我們應得的利息
最近頻頻爆出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伙引導保護購買理財產品事件,發現自己不覺中槍已經四年時間。
2009年11月24日,我到工商銀行吉林市煉油廠分行整理最近準備存儲,出口儲蓄員向我推薦理財產品,這時,一名坐在銀行外邊一張有完整辦公用品的辦公桌邊,身著銀行工作服帶著工作標牌的工作人員來到我面前,與銀行人員一起向我推薦理財產品,言之鑿鑿:年復利計息4%,利息不取直接計入下一年本金,年年還有紅利分紅,外帶一定的保險責任,當時未提任何保險公司保險業務,還不停的說明在銀行柜臺買的理財產品,你還有啥不放心的。
開始我沒有任何購買想法,但經不住她們反復推薦,況且我知道4%復利利潤還是挺高的,想反正存錢也是存,短期也不差這點錢,便答應存一份五年內每年1萬元,存夠5萬后10年再本利次性付清的產品,現在想來,幸虧當時拉保人員看到我還有存款,多次鼓動我多買幾份時,我總覺的有種怪怪感覺沒有答應,今天想來真是萬幸。
很快柜臺員將我的1萬元單開了賬戶存入,第二天我便感到了問題存在,在11月25日,突然接到泰康人壽保險公司打來的電話,詢問我是否自愿的投保,一時間我一頭霧水,因為我沒有在泰康人壽投保。后來才弄清楚我在銀行買的所謂理財產品原來是保險,心里很不情愿,本想否決,但詢問人員未對保險條款特別涉及收益的內容做任何說明,只是引導我說出愿意投保內容,進行錄音。
當時,出于后期考慮,本人對投保過程及業務人員做法提出了異議(可查當時錄音),但因為對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信任,對保險業務人員說明的保險條款收益內容未存在懷疑,雖然猶豫終究因為嫌麻煩,就沒有提出退保,想著反正就當存死期了,有個銀行利息也行了。
于是,在11月15日保險公司才給我出單子,27日送到本人手中,單子上的內容投保時沒有看到,只憑報信人員及銀行人員推介了解,單子送達后也未盡到告知義務,相信很多保護與我一樣,要看懂保險公司設下的圈套,光名詞解釋和條款沒人指點都不容易,根本發現不了問題關鍵。
沒想到這便是上當的開始,保險在第一年按時給予了短信服務,年收益及時發到了我本人手機,看看收益與銀行接近,懷疑的心理算是平穩了,沒想到存了4年后三年一直沒有短信提醒(也許是怕保戶知道上當吧)。因工作較忙,也沒多想按時到銀行存款,銀行也忠心耿耿的為保險公司盡著“義務”。
直到最近看到報紙報道的保險收益遠低于銀行利息,上當欲哭無淚報道,才想起翻出保單仔細研究,還是看不懂,便打電話到保險公司查詢收益,才發現報紙報道的的確不假:
現在我將保險公司骯臟做法進行詳細曝光,希望與我有相同遭遇的人共同拿起法律武器向黑心銀行和保險公司討個說法:
1、 文字游戲保額取息基數欺騙用戶:在投保時說明中提到收益;生存保險金給付比例4%,10年期的保險單載明的本合同的年繳費的金額*4%,這就是第一個陷阱,保險員對你說明是年息4%,我們正常理解為當年已經存入的金額,即第一年1萬,第二年2萬,現在保險公司的解釋是不管你存進幾年均按1萬計,這樣不管你存進多少所謂的4%收益便
【中國質量萬里行聲明】:本欄目下的消費者投訴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對于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