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0日,我去河南省建設銀行交通路分理處網點準備購買理財產品,當天的大堂經理把我引導至理財經理王學東處,得知我要購買10萬元理財,大堂經理就跟理財說向我推薦最近新推出的那款。理財經理詢問我想要買多長時間的理財,我說想買半年的,到年中旬家里需要用錢。理財經理二話沒說,給我拿出一張基金認購單子讓簽字,我對于銀行的金融產品從未涉及,所以也根本就無從考證或懷疑那張單子到底是不是我要買的理財產品,我就問理財經理單子上為什么沒有認購期限,理財經理含糊其詞的解釋了一下,并且又告訴我,放心買吧沒什么風險,2012年整體形勢就比較好,于是我們就在那張基金認購單上簽上了名字。
7月初,我再次來到網點,找到當時幫我購買產品的理財經理,準備取走年初購買理財的10萬元錢連本帶利取出。此時,理財經理告訴我說我記錯了,當時購買的理財產品是一年期限的,讓我到年底再取。
2014年1月3日,我準備取錢,理財經理見實在瞞不住了,終于跟我道出了實情,年初認購的時候,他未經跟我商量及核實的情況下,把我本打算要購買的理財給買成了基金,年中旬7月份去取的時候已經是賠本的狀態,目前已經賠了7000余元。 我今年50歲,對于所謂的銀行業務只懂的存錢、取錢,第一次購買理財,本想著通過買理財能賺點錢,結果由于理財經理一再欺瞞客戶拖了半年沒有一點收益不說,還賠了7000多。
更可笑的是,這兩天去網點找負責人解決這個問題時,理財經理推給網點主任,網點主任推給副行長,經過多次跟副行長交涉,該名副行長態度琢磨不定,甚至幾度想要跟客戶翻臉。最終由于客戶態度堅決,竟然向客戶提出交換條件,讓客戶把目前已經虧損的基金轉成股票基金,銀行內部可以運作,保證賺錢,等到今年7月份再把錢取出。我和家人經過慎重考慮并未答應,最可笑的是一個小小銀行網點有什么能耐可以運作股票基金,既然可以運作,為什么我買了一年的基金損失這么慘重?無奈副行長說讓銀行現在拿現金來彌補是不可能的,于是又商量道,把基金以目前賠本的狀態下賣掉,然后把這筆錢以私人名義借給理財經理王學東,給他半年時間讓他去運作,半年以后帶著借條找理財經理換回10萬元本金和幾千元利息。
我多年以來所有的銀行業務都選擇建行辦理,也基于對建行的信任。但是,本次業務辦理中,理財經理沒有向客戶進行風險揭示,詳細的收益情況介紹,沒有幫客戶做風險承受能力評估,誤導了客戶,私自篡改了客戶意見,已涉嫌金融欺詐。
【中國質量萬里行聲明】:本欄目下的消費者投訴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布/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對于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