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投訴:東莞市寮步鎮星城玉瓏灣(又名松山湖星城翠瓏灣)。 松山湖星城翠瓏灣,地處松山湖、寮步兩地交界處;總建筑面積達70萬平方,共分五期開發。同一開發商同一個樓盤項目,卻有兩種學位區別。我們購房時開發商一直打著星城翠瓏灣的口號宣稱一至五期都是同等待遇共同享有資源;截止目前我們小區大門都掛著【翠瓏灣】的名字。我們購買松山湖的高房價,主要就是為了父母安心工作,小孩就近上學。 現只因“一半為寮步,一半為松山湖”的跨鎮區地理位置,從學位劃分來看,小區僅一、二期業主子女可以入讀松山湖學校。而其他期(又名玉瓏灣)業主子女卻只能入讀寮步鎮實驗小學或香市小學,導航距離六至十公里,業主實路勘測駕車不堵車的情況都要半個小時左右,坐公交車耗時1小時左右并且無直達公交車,走路更達1個半鐘左右。 這個距離,對小學生來說,不光是路途遙遠,路況還不理想,并且也危險。因大部分業主都是雙職工,接送小孩上下學只能交給家里的老人。以小學早上7:30到校時間來說,意味著我們這個小區的在讀家庭起床時間得凌晨5:30;這時的天還是一片黑的。要是遇到雨天、雷電交加的天氣,這安全及時間問題,就更不敢想,想想都后怕。 部分小孩、老人家都有暈車的情況。即使坐公車或校車,估計到課堂都是暈沉沉的,幼小的孩子及年邁的老人,怎么經得起這般拆騰,更別說影響學習,身心健康都讓我們甚是擔憂。近年來老人和孩子坐公交車發生事故的報道屢見不鮮,網上各種報道也讓人萬分擔憂,專家紛紛呼吁老人和孩子如坐公交車要錯峰出行,萬不可在早晚高峰時段去擠公交。有數據表明,我國每年有近1.6萬名兒童在城市道路步行中遭遇道路交通傷害,占了所有傷害的四成以上。各位領導通過互聯網也可以查到相關新聞,2013年至2019年各種接送孩子上學而導致的一個個家庭悲劇,血淋淋的教訓,不得不讓我們擔憂。因為我們誰也不敢也無法預測危險,只能希望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之中,盡量讓危險降至最低,讓孩子們包括接送她們的老人們,能有個安全的交通環境,也讓我們這些每天辛苦拼搏的家長們能夠放心家人,安心工作。 玉瓏灣雖地處寮步,但小區東、南、西、北四面被松山湖包圍;也在松山湖交通道路管轄范圍內;更是在松山湖CBD核心區地段規劃范圍內;住在小區的業主也基本都是在松山湖就業或創業。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囯義務教育法》及廣東省、東莞市的入學政策及方案 “就近入學″的原則,不應該讓小區居民舍近求遠,入讀其他地區學校。參考《東莞市新建改建居住區配套教育設施規劃建設管理辦法》中的規定,應配套對應教育資源設施。依據東莞市城鄉規劃局2016年11月3日發布的《關于調整〈東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部分內容的通知》第十二條“居住區和居住小區級的公共設施的設置準則”,表3.1明確規定了“小學應按其服務范圍均衡布置,服務半徑不宜大于800米”。 今獲悉松山湖北區學校(暫定名)將于2020年開始招生并投入使用,該校的位置位于工業西路與工業南路交匯口,距離玉瓏灣小區僅600米左右,完全是門口學校。我們強烈要求堅持實行國家教育部“就近入學”的原則,星城玉瓏灣的業主子女能入讀松山湖學校,特別是在建的松山湖北區學校,從小區步行到學校600米幾分鐘,對比到寮步實驗小學6000米1個多小時距離,大大節約了孩子們的寶貴休息時間,可以讓孩子們每天多睡1個多小時的時間。這可以讓睡眠盡量滿足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小學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時”的要求。 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富則國富”,每個孩子都應享有同等對待的教育權利。 鑒于此,懇請各級政府領導們體察民情,予以考慮寮步星城玉瓏灣業主的真實情況;在松山湖北區學校學位劃分時能充分考慮民眾意愿,根據教育部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總體目標以及《文件》中的相關精神,大膽探索、努力創新,嘗試文件中“與周邊六鎮共享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松山湖公共服務外溢”的創新做法,將整個星城翠瓏灣(包括玉瓏灣)的學位劃分至松山湖北部學校。讓寮步星城玉瓏灣業主子女有申請就近入讀松山湖北部學校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