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1月份(10月15日至11月14日),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共收到投訴850例,比10月份減少118例。
延續上月,HTCT328系列黑屏仍是用戶投訴的熱點,在HTC公司解決投訴過程中,凸顯出現行手機保修政策中的漏洞,即智能手機系統解鎖不保修。
針對已解鎖的黑屏手機,HTC公司稱“因顧客的機器已破解,按公司規定該機器整機不保修。”受規定影響,一大批用戶必須付費維修手機,用戶提出質疑“手機黑屏故障與解鎖無關,廠家以解鎖為由不保修,是在推卸責任。”
因用戶自行解鎖,拒絕保修的還有三星、摩托羅拉等其他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內置程序多,有些程序是用戶不需要的,在出廠設置中廠家將ROM的屬性設置為“LOCK”,用戶要刪除多余的程序只能解鎖,解鎖后屬性變成“UNLOCK”,即使用戶再次刷成官方版本軟件,ROM屬性會變成“RELOCK”,不能恢復到出廠狀態。
廠家只要看到ROM屬性就知道,手機是否解過鎖。
手機軟件的三包在《移動電話機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中,還是空白,該規定的“商品性能故障列表”沒有把軟件故障列在其中,僅提到未按產品使用說明書要求使用、維護、保養而造成損壞的,不實行三包,說白了這部分是廠家說了算的。
HTC公司的鄭先生表示,在HTC官網明確說明了,手機解鎖后可能造成軟硬件不匹配,損傷主板,所以主板不保修,其他硬件還是可以保修的。整機不保修,可能是某個維修點的做法,如維修點拒保,用戶可通過HTC總部客服協調修理。
對于手機內置軟件,廠家叫苦“我們只是執行者,運營商讓放什么就放什么。用戶雖被商家封為上帝,但上帝沒有給運營商紅包,也無發言權。
手機軟件更新問題,也游離于手機三包政策外,用戶花四、五千元買的手機,軟件陳舊,廠家從不升級,沒有后續服務。幾千元的東西馬上會被更新換代替換掉,用戶叫不值,廠家則稱“你買的東西就是這個樣子,不能升級。”乍一聽,廠家有理,是用戶太難伺候,電子產品本身就易損耗,更新快,產品跟不上潮流很正常。
縱覽手機市場,四、五千元的價位相當于普通消費者一個月的工資,這個價位可以買到一臺中高檔手機,如果不是被炫麗廣告迷惑,如果廠家在銷售時,如實告知“這款手機軟件不能更新,操作系統會很快過時,新出的低價位手機軟件都會比它先進”,消費者是否會瘋狂地掏空錢包?想必,消費者會有所思量的。
不光是手機產品存在軟件問題,因汽車導航內置軟件引發的問題,也是接連不斷,涉及軒逸、智跑、圣達菲、榮威、奇瑞、奇駿、昊銳等車型。
汽車導航軟件更新速度慢,是用戶主要投訴的問題。考慮到車的一體化,很多車主青睞原車自帶導航,在銷售時,4S店也會向車主介紹他們的導航產品是如何先進。
提車回來,使用一段時間,車主才發現,導航內的數據一般是一、兩年前的,兩年時間很多道路都改了,按導航提示行車,可能會走錯路。并且汽車導航數據的更新速度慢,也沒有準確的更新時間,一般情況下,導航數據的免費更新期是兩年,假若車主2010年買車,導航數據是2008年版的,2012年廠家出了新數據包,更新后的數據包是2010年版。
按車主的說法是“總跟不上趟”。
不能否認,軟件確實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生活體驗,但由此引發的問題還在蔓延,出現問題怎么辦,如何辦需要行業的管理者認真考慮,為規范行業的發展立一個規矩,指引一個健康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