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權先生訂購了兩張11月3日由哈爾濱到三亞的機票,第一航程是哈爾濱到上海浦東的MU5620航班。第二航程是浦東到三亞的Mu5353航班。訂票時,權先生把乘機人金煥璣的“煥”誤寫成了“換”,身份證號碼正確,收票后權先生也沒看出寫錯了字。11月3日早上,金煥璣順利辦理了乘機手續,但安檢時查出機票姓名與身份證不符,不能登飛機,讓他聯系售票單位。
金煥璣聯系到逍遙行商旅網,對方說是訂票人輸入錯誤導致的,不負責任。為了不耽誤行程,金煥璣只得另買一張全價票。
加之先前購買的是一張特價票,只能退還550元的20%。
多掏了荷包。權先生質疑:推行身份證實名購機票已經10多年了,網上身份證驗證早已在銀行、保險系統中廣泛使用,為什么民航購票系統沒有身份證驗真過程?
況且,民航局發[1989]280號文件中規定了售票單位的審核義務,旅客在購票時,應將身份證號碼填寫在《旅客購票定座單》的證件號碼欄或備注欄中,民航售票部門出售機票時要核查乘機人的證件和購票介紹信,并檢查《旅客購票定座單》中填寫的姓名、身份證號碼與乘機人的證件是否相符。逍遙行商旅網沒有審核出訂票人的姓名和身份證不符,也存在紕漏。事已至此,誰來賠償機票金額,是當前最實際的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部聯系到逍遙行商旅網的工作人員,對方承認乘客通過網站直接訂票,名字錯誤確實也是不可避免的,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逍遙行商旅網訂票成功以及支付之前都有一個頁面會把乘客預訂的所有信息展示出來,讓乘客自己核對,出票后也及時給乘客發送短信,也是一次核對的過程。至于權先生提到的身份證驗證問題,目前民航系統確實沒有這個功能。
像金先生這樣,在乘機當日,臨時發現不能登機的,只能第一時間與所乘航班的柜臺的值班經理聯系,讓值班經理給他在登機牌上蓋上更改章,就可以登機了。
至于特價票退款問題,東航規定扣取80%手續費用,金先生的票款是480+150元只能退還客戶96+150元的稅款。考慮到金先生當時有乘坐此航班的行程,請金先生提供當時乘坐的新電子客票信息,逍遙行商旅網盡量幫他爭取將這張特價機票(480+150元)申請全額退款,但是具體審核結果還是只能以航空公司審核為準,如果航空公司審核不通過,那就只能退還客戶含稅24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