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起,中國質量萬里行各官方郵件陸續收到多封要求刪稿的郵件,郵件地址為:jubao@12377.cn。
郵件稱,網站登載文章所涉內容目前正在進行刑事案件司法調查,為保證調查的順利進行,相關文章暫不適合網絡傳播,被要求撤銷本網站發布的一篇報道某網貸公司的稿件。經與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簡稱“舉報中心”)核實發現,舉報中心并未發送過任何類似郵件,如果以郵件形式告知,內容中會包含編號、聯系方式等信息,此郵件疑是“黑公關”仿冒郵件發送。
12377,是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設立的免費舉報電話、舉報網站、舉報郵箱。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8月,舉報中心成立。2014年5月起,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劃轉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舉報受理范圍為所有違反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九不準”或“七條底線”的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舉報中心設立官方網站、舉報電話、郵箱、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多種渠道,24小時不間斷地受理舉報。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普及率達到55.8%。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正式實施,以及相關配套法規的陸續出臺,為此后開展的網絡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實的法律保障。政府與企業共同打擊各類網絡安全問題,網民遭遇網絡安全問題的比例明顯下降。數據顯示,高達47.4%的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中并未遇到過任何網絡安全問題,較2016年提升17.9個百分點。
登錄舉報中心官網發現,除了可以通過“12377”進行個人隱私維護外,還可以對“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暴恐音視頻有害信息”、違反法律法規底線等“七條底線有害信息”、淫穢色情等“違法和不良信息”進行舉報。
2016年“雙11”期間,舉報中心曾發布公告稱,有不法分子使用“+86 12377”的電話號碼,冒充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從事詐騙活動。舉報中心多次接到網民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舉報中心工作人員,以“身份證被冒用,涉嫌網絡詐騙,需要協助調查”“號碼涉嫌發送詐騙短信,將被停機”等為由,從事詐騙活動。這些不法分子來電顯示為個人手機號碼、400電話,以及經改號軟件操作后的“+86 12377”。
據內業人士稱,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從來不會使用個人手機與網民聯系,不會以任何理由對公眾的手機進行停機操作,更不會要求公眾轉賬匯款繳納保證金、手續費;郵件方式有些是偽造的,如果以郵件方式告知,郵件將會包含編號、聯系方式等信息。
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如接到類似電話或郵件,應保持警惕,不要輕信接受所謂的“協助調查”、“涉及司法調查”等,不要泄露個人信息,不要點擊其發來的鏈接,更不要向其轉賬匯款。如有疑問,公眾可直接撥打“12377”熱線核實,無需在號碼前加撥任何數字。如遭遇網絡詐騙,需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