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袁先生今年30歲,向多家現金貸平臺借款并還款,然而,最近的一次錢站借款到賬后又被扣款,讓袁先生覺得這是一個套路,錢站客服通過中國質量萬里行回復,收取的服務費包括技術支持和信息咨詢,這些都計算在年化利率里,借款的費用明細也體現在了手機APP里,但這部分高昂的服務費的回復,并未得到袁先生的認可。
近年來,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打著“普惠金融”的旗號向傳統銀行覆蓋不到的消費者發放貸款,多以小額貸款為主,于是,自網貸行業誕生,很多平臺借款易、秒到賬的背后,也一直伴隨著高利息、高手續費、套路貸等負面的問題。隨著不少網貸平臺的出清和轉型,還存在不少套路貸,值得消費者警惕。
借款者:“最崩潰的時候想過自殺”
“因今年生意出問題周轉不開,借錢確實是沒有辦法,之前多高的利率我都想辦法按時還款,借多少還多少很明確,但是錢站的這個借款過程,感覺就是一個套路。”袁先生1月23日通過錢站借款兩萬多元,但合同金額和實際進賬為31250元,沒多久他的進款賬戶被華夏存管、京東支付、凡普互金等賬戶扣款合計8231.16元。這就意味著,袁先生實際到款為兩萬多元,核算利息卻按照合同金額31250元執行,這一金額超出了袁先生的預算。
直到9月28日,袁先生通過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稱,“高利貸至使我無力償還,他們就暴力催收、恐嚇、爆通訊錄,騷擾我的親朋好友,使我名譽受損,精神受損,最崩潰的時候想過自殺。”
關于借款利率的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來確定民間借貸合同的利率時,適用的計算公式應為“還款總額=實際到賬本金+實際到賬本金*利率(月/年)*借款期限(月/年)”。
關于暴力催收,2018年3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發布了《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試行)》,對互金領域債務催收行為作出具體規范,要求不得泄露債權人、債務人個人信息,不得頻繁致電騷擾債務人,不得騷擾無關人員。
類似的案例,也出現在了5月“中新經緯”媒體報道的《錢站還能走多遠:頻遭用戶投訴高利貸和暴力催收》文章中,典型案例中的消費者投訴案例直指錢站高利率、暴力催收。綜合算下來,山東濟南的李先生借款9萬元,3年內總計還款金額超過15萬,借款利率超過了22%,遠高于平臺承諾的年化利率。不僅如此,當他無力按時還款時,他和通訊錄里的好友還會收到暴力催收電話及短信,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極大困擾。
錢站回復:“借款服務機構”收取服務費
10月21日,針對袁先生的投訴,錢站官方客服有自己的說法,客服回復:錢站屬于消費借款服務機構,而非小貸公司等金融機構,收取服務費并提供包含借款交易提供技術支持和信息咨詢服務,利息由出借人收取;首期服務費、利息、期繳服務費是一并計入計算年化利率的,且袁先生在APP確然借款錢所有費用明細均在APP軟件中有提示。
針對袁先生提出的“暴力催收”方面的投訴,錢站并未給出正面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錢站為凡普金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凡普金科”)旗下消費借款信息服務平臺,該網站2015年4月上線,錢站以“撮合人”的身份撮合用戶進行交易,用戶登錄錢站官方APP可完成信用評估、消費分期等操作,多個窗口顯示入口為“10秒快速注冊申請借款”。
錢站官網的“我要借款”頁面信息顯示,“零門檻、低利率、3分鐘申請額度高達十萬”,錢站稱其消費場景涵蓋快消品、電子產品、家具家電、副業經營、裝修裝潢等多個領域,累計服務用戶超過1800萬人次,覆蓋全國31個省市,359座城市。
而關于網貸平臺提前扣款的情況,有法律專業人士表示,《合同法》第二百條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平臺收取“砍頭息”的行為顯然違法。此外相關規定也指出,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無效,網貸平臺不得采取各種名目導致借款人實際支付的利率超過36%。
多個平臺數據:錢站投訴不斷
在消費者投訴數據方面的統計顯示,根據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上的實名制消費投訴案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收到P2P網貸相關投訴共883例。據平臺統計,涉及相關投訴的企業超過60家,其中消費者集中投訴的P2P網貸平臺有20多家。暴力催收、銷售欺詐、利息過高等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集中問題。
此外,高額的滯納金、提現退款、亂扣費、商家跑路、分期還貸以及相關服務也成為消費者反映的熱點問題。
關于“錢站”的消費投訴問題,主要為網貸兩大頑疾:利率過高、暴力催收。
近日,又收到了消費者關于錢站APP系統問題以及注銷賬戶的投訴:四川廣安熊先生11月4日說,“借款1萬元,每期還款949元,分24期還款,一共需要還款22776元,每次要求減免利息拒不協商,剛逾期兩天后就安排催收人員暴力催收,騷擾通訊錄好友。”當熊先生還款登陸“錢站”界面時,手機APP界面卻顯示:“系統擁堵,請明日再試”。
北京西城潘先生10月30日說,“不給注銷賬戶,廣告騷擾,高額砍頭息,業務結清不給注銷賬戶。”11月4日,錢站客服回復:“每個公司的APP或者是規章制度都是不一樣的,結清后需要系統信息變更,會需要一定時效,一般是35個工作日。”錢站客服解釋,注銷賬戶流程確實需要提供信息才能注銷,需要一些資料就是要核實是否為本人注銷,電話中簡單的核實身份是查基本還款記錄,需要客戶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在聚投訴網站上,截至11月5日,錢站有效投訴19606次,該網站并于2018年1月開始開設并更新關于“錢站”消費者投訴的專題頁面,專題累計訪問量25萬多次;消費者投訴問題的關鍵詞涉及高利貸、砍頭息、陰陽合同、暴力催收等。在“黑貓投訴”上,錢站消費投訴為5223例,投訴標題多指向“合同前后不一致”“利率高”“爆通訊錄”等。
了解到國家監管部門將一些網貸平臺的借款記錄與個人征信掛鉤,袁先生表示很無奈,“目前情況下,我已經邊工作邊還錢,實在還不上的,我也在和平臺協商。這些借款肯定是會還的,但需要一個過程,希望我努力掙錢,可以及時還上,盡量不影響我的個人征信。”(中國質量萬里行 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