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最新消息顯示,此前曾做現金貸業務的水象科技日前正在印度考察,準備出海。而關于消費者投訴水象分期“砍頭息”“商城優惠券套路”“暴力催收”的消費者投訴仍在繼續。
截至12月20日,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收到的消費者實名注冊并填寫的“水象分期”類投訴為60多例。4月底,商家通過該平臺回復了消費者投訴,“因業務調整,有關水象分期一切業務都已停止運營”,并直接給出了相關投訴問題的咨詢電話,讓消費者主動聯系平臺。有消費者主動聯系“水象科技”后,被要求到公司所在地武漢現場協商,雙方未達成一致。
另一消費投訴數據顯示,聚投訴平臺的“水象分期”消費投訴達9887例,解決率為75%,黑貓投訴的相關投訴達到228例。且這些消費者投訴平臺,截至本月均還有消費者持續進行投訴。
2018年11月,本刊曾發布《水象分期部分借款變商城優惠券消費者吐槽“被套路”》文章,接到消費者投訴反饋,對水象分期將借款部分金額變為商城優惠券的情況,出現事先未知、使用情況理解不一等情況,消費者要求水象分期平臺給出實際借款金額、撤銷部分尾款以結清借貸關系、希望自己的吐槽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知曉……
但與客服溝通過程中,這些消費訴求被直接拒絕或遲遲得不到回應,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有消費者直接被告知,“如果不全部還款,將會被24小時撥打家人朋友的電話進行騷擾,并告知,如果未全還,會承包給第三方催款人員。”
今年以來,有關現金貸的政策頻發,現金貸受到的監管越來越嚴。
例如,3月19日,北京互金協會發布的《關于相關企業為非持牌放貸機構提供導流服務的風險提示函》,聯合摸排檢查涉嫌“714高炮”超利貸和“現金貸”的放貸機構。
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強調放貸機構需持牌經營,劃定放貸邊界。
上述系列政策出臺后,現金貸市場一度縮減。隨著監管趨嚴,部分從業者開始退場,不再放款。
公開信息顯示,3月25日,上海水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帳號主體的公眾號水象分期發布業務調整公告稱,水象分期于2019年3月21日暫停服務,僅保留用戶還款通道。
5月底,本刊對“水象科技”的動態進行再次報道,發布《水象科技暫停現金貸 商城優惠券善后遭詬病》文章稱,關于“水象分期”、“速秒錢包”的投訴達到60多例。此類消費投訴均直指“借款變成了優惠券”引發的系列問題。
水象分期曾被媒體爆出“實際年化利率為564%,超過監管規定15.7倍”。還款期限分為4期,在消費者借款的第7天、14天、21天、28天,該種模式被消費者控訴涉嫌央視315晚會曝光的“714高炮”。
7月,工信部發布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19年第2號)》,通報2019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通報稱,2019年第一季度,發現18家互聯網企業存在未公示用戶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未告知查詢更正信息的渠道、未提供賬號注銷服務等問題,其中包括水象分期在內的多家金融網貸APP被通報點名。
而在本刊關注的消費者投訴方面,據水象分期投訴者稱,5月先接到“水象分期以公司倒閉破產為理由,在協商小額貸款中商城優惠券的返還情況”,又有水象分期工作人員以“公司破產清算,做善后處理”的方式,與消費者聯系。
最終,有的投訴者仍然在繼續發布投訴信息,有的投訴者不得不與平臺達成費用一致,有的已經還完相關款項,刪除了相關手機APP,“已經保持警惕,一定會審慎選擇提供貸款服務的機構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