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日前,甘肅省張掖市曝出了食品打碼機涂改大米外包裝上原有的生產日期事件。
為延長大米的保質期,從而達到銷售獲利的目的,不法供貨商從網上購買來打碼機,將購進的大米外包裝上原有的生產日期進行擦拭涂改后上市銷售。8月28日,記者從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食藥監督管理局獲悉此事。
據執法人員介紹,有群眾舉報投訴稱其在甘州區一超市購買的袋裝大米,外包裝上生產日期打碼模糊不清,有兩種日期,懷疑更改了生產日期。執法人員對大米供貨商倉庫進行突擊檢查,現場發現,供貨商負責人王某在其租用的倉庫內使用從網上購買的生產日期打碼機,將其購進的黑龍江省某米業公司大米外包裝上原有的生產日期進行擦拭涂改后上市銷售,F場共查獲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預包裝大米三個品種,243袋,涉案價值149380元。
經立案調查,當事人王某對自己擅自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該案系張掖甘州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以來查辦的首例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案件。目前,甘州區食品藥品稽查局已沒收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大米243袋;沒收違法所得600元;處以14938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并責令當事人王某將銷售出去的產品全部召回。截至目前,在甘州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監督下,王某已將其銷售到市場上的大米全部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