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質檢總局等十部門聯合開展2011年全國“質量月”活動
建設質量強國 共創美好生活
本報訊(記者杜 吟)近日,國家質檢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旅游局、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十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2011年9月在全國開展以“建設質量強國 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質量月”活動,引導和動員全社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增強質量意識,積極參與質量發展事業,營造重視質量的良好氛圍,提升我國質量總體水平,推進全面建設質量強國步伐,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通知》圍繞著營造質量氛圍、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開展質量服務活動、開展質量整治和提升活動4個方面,提出了20多項具體活動內容,公布了“好質量 好生活”“走質量強國之路 促發展方式轉變”等十條“質量月”活動宣傳口號。
在深入開展質量宣傳活動方面,《通知》指出,要開展“全國質量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表彰活動,鼓勵社會各方面爭創質量管理最高榮譽;聯合工信部、國資委等部門舉辦推動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理論研討會;召開質量強市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活動,以及部分地方部門和企業代表質量工作座談會,進一步推動全國質量興省(市)活動的深入開展;開展貼近群眾的宣傳活動,如群發公益手機短信、“食品檢測實驗室開放日”活動等,擴大“質量月”影響力,加大新聞媒體對質量工作的宣傳,營造人人重視質量的社會氛圍。
在廣泛開展群眾性質量活動、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方面,《通知》強調,要以企業為主體,在企業中廣泛開展黨團員帶頭質量提升攻關活動、職工班組質量提升活動、“質量提升、青年先行”活動。“質量月”期間還將召開第三十三次質量管理小組代表會議,教育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將共同在質量管理優秀企業和檢驗檢測機構中,選擇命名一批“中小學質量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推動質量教育,提高中小學生質量意識。
在大力開展質量服務活動、形成有利于質量提升的環境方面,《通知》要求,要組織開展“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即以產業聚集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產業園區、現代服務區、旅游區為重點,推動地方政府加強品牌培育,形成長效機制;組織開展質量建設志愿者活動,動員質量管理專家和大學生積極深入企業開展質量援助;組織開展窗口標準化建設活動;鼓勵開展企業質量誠信倡議和質量技術交流活動;開展質量大講堂活動及質量誠信與防偽產品展覽等活動內容。
在扎實開展質量整治和提升活動、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方面,《通知》提出,要開展好重點行業質量提升活動,如圍繞輪胎制造、乳制品生產行業的重點和關鍵問題開展一系列活動,推動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規范行業發展,提升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加強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大力開展工程和通信服務質量監督檢查。
《通知》要求,各地主辦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協調聯動,結合自身實際,做實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細化活動方案,強化宣傳,營造聲勢,確保“質量月”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打造“質量月”活動品牌。各地質檢兩局要加強合作,共同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主動聯合當地各相關部門,結合“質量月”活動主題,積極推進質量興市、名牌戰略和先進質量管理方法的推廣等工作。要加大對“質量月”活動開展情況的檢查和督促,避免“質量月”活動走過場,活動的情況要及時總結上報。在全國“質量月”活動結束后,各地應于10月31日前對“質量月”活動做好總結工作,對活動期間組織好、成效顯著的單位予以表揚。
中國國門時報評論員文章:提倡“人人為質量月作貢獻”
本報評論員
由國家質檢總局等10個部門推出的“質量月”活動即將來臨,用什么來迎接九月“質量月”這個美麗的秋天?!日前,國家質檢總局領導提出了一個倡議:“人人為質量月作貢獻!”
質量涉及百姓和民生,涉及政府和企業;質量涉及管理和生產,涉及產品和健康;質量涉及國家聲譽和群眾生命安全,涉及各行各業和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安寧。因此,“質量月”人人都應參與其中,人人都要獻計獻策,讓“質量月”成為為民服務的起點,共創美好生活的起點,成為國家與民族走向復興的起點。正如國家質檢總局在質量強國宣傳中的一則話“每個人都是質量的創造者,也是質量的享受者”。
“人人為質量月作貢獻”,首先全國質檢系統20多萬質檢工作者要發揮表率作用。今年年初,國家質檢總局提出了“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總體要求。全國質檢系統上半年工作總結會議又對這十二字方針分“四個方面”作了細化,其中包括宏觀決策領導層如何更加重視抓質量,社會各界如何更加關注質量;也談到質檢人的共同職責,工作成效及具體措施。由此可見,十二字總體要求、半年工作總結都為“質量月”活動的開展確定了明確的方針,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為了加強對“質量月”活動的領導,國家質檢總局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比往年更充實的領導小組。從今年“質量月”領導機構和方案看,今年的“質量月”活動在質檢系統將更顯成熟,更加深入,更為嚴格。隨著一批質量管理先進典型的推出,一項項“質量月”活動具體措施的出臺,2011年的“質量月”活動將會有更多的亮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勿以善小而不為”。“質量月”活動的開展,不僅有賴于大的方針政策的確定,更有賴于全國質檢系統每一名干部職工的參與和努力。從我做起,從身邊工作做起,人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質量月”作一點貢獻,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就一定會使整個“質量月”活動紅紅火火。
“人人為質量月作貢獻”,企業應成為重中之重。“質量月”的最終成果要體現在企業管理和產品質量上,體現在生產的全過程中。產品質量的責任在企業,尤其是企業的主要領導者,一定要主動負起“質量月”活動的責任。讓“質量月”成為企業的優質產品生產月、名牌產品打造月,科學管理提高月。一個有責任的企業家,應乘“質量月”的東風,做一些實實在在抓生產質量的工作,自查、自糾、自強,使本企業管理、質量、效益都有一個空前的提高。
“人人為質量月作貢獻”,一定要成為全社會的責任,這其中包括政府的重視、百姓的關注、專家的參與、宣傳的引導。要真正做到讓全社會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到“質量強國”的行列之中,參與到“質量月”的各項活動之中去。圍繞質量強國的議題,無論是政府有關部門,還是專家學者,一人一條建議就能使“質量月”變成質量強國的“智慧月”,一個百姓提供一條質量問題的反饋與信息,就能使“質量月”成為提高質量,打假治劣的“整改月”;一個企業一種產品注入一些質量提高的科技含量,就能使“質量月”成為開創“中國品牌”的“成果月”。“人人為質量月作貢獻”傳媒宣傳的作用不可或缺,要采用開辟專欄,開設論壇,舉辦講座,甚至采用文學藝術的手段宣傳質量第一,宣傳質量強國,使人們像重視生命一樣、重視健康一樣、重視尊嚴一樣重視質量工作,為質量強國建設美好家園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中國國門時報》
中國質量報評論員文章:打牢質量基礎
本報評論員
九月,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貯藏希望的季節。今年“質量月”活動確立“建設質量強國 共創美好生活”的主題,便包含著對美好質量未來的寄望和期許。然而,希望不是鏡花水月,也不是空中樓閣,要收獲希望,必須從現實做起,扎扎實實打牢質量基礎。
打牢質量基礎,需要政府作為,重視營造全社會質量意識。只有政府特別是決策層面重視,質量工作才能擺到應有的位置,政府在質量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發揮。當然,要讓決策層重視質量工作并有所作為,關鍵還要看質量工作者如何發揮影響決策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科學的觀點、充足的論據和有力的宣傳,與政府和相關部門產生深層全面的互動,讓他們把質量寫入決策,成為決策關鍵詞。
打牢質量基礎,還需要企業努力,積極追求質量。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這是老生常談的話,也是一句真理。企業必須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通過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加強質量管理,不斷提高質量責任意識和質量安全水平。經常開展質量對比活動,與國內外優秀企業對比,找差距,查原因,采取措施,實現提升和趕超。當然,企業還要重視以質量為基礎的誠信建設和品牌建設,把質量轉化為企業生存的基因。
打牢質量基礎,更需要全社會參與,人人崇尚質量。質量不僅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也是一項外延很廣的工作,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政府機構的事,而是全社會每個成員的事。只有全社會都樹立起良好的質量意識,做到了人人重視質量、人人關注質量、人人保證質量、人人監督質量,形成人人崇尚質量的社會氛圍,我們才能真正擁有牢固的質量社會基礎,才能真正實現建設質量強國的愿望。
開展“質量月”活動當然也是打牢質量基礎的一項重要工作。歷年的“質量月”活動讓我們看到了不凡的成效。然而,面對紛繁復雜的質量形勢和經濟社會發展對質量要求日益提高的現實,開展“質量月”活動還需不斷深入、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我們把今年的“質量月”當作又一個新起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