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應急預案:質檢總局緊急部署抗震搶險救災工作
2008-05-29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立即啟動緊急預案,要求全系統以抗震救災工作為中心任務,全力以赴,立即行動起來,發揮質檢部門應有的作用。
全系統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地震發生后當日,正在國外出訪的國家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李長江專門打來電話,對抗震救災工作做出明確指示,提出具體要求。副局長蒲長城連夜召集有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對如何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做出具體安排部署,要求加強與受災地區的聯系,關注受災情況;加強總局值班,必須雙崗值班值守,遇到緊急情況及時報告;對全系統立即發出特急通知,提出明確工作要求。
5月13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召開緊急會議,傳達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做好當前抗震救災工作的部署精神,通報國家質檢總局于5月12日下發了《關于做好抗震、搶險、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并就全國質檢部門做好抗震救災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研究決定,目前全系統要以抗震救災工作為中心任務,全力以赴,立即行動起來,發揮質檢部門應有的作用。總局要求全系統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各級質檢部門主要領導同志親自帶隊、帶班,布置抗震救災有關工作,確?拐鹁葹墓ぷ饔行蜻M行。災區各有關部門,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投入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投入救災工作。一方面積極開展自救,一方面投入到地方搶險救災工作當中。其他地區各有關部門堅守工作崗位,確保正常工作的進行。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積極參與災區搶險的各項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各級質檢部門在特殊時期進一步確保“三個安全”。各口岸認真部署,確保暢通和國門安全;各地有關機構加強對國內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重點是運往災區物資和食品的質量安全,嚴厲打擊各類質量違法行為,嚴防發國難財的行為;認真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對發生災情地區的大型游樂設施和客運索道,全部停運,對在災情中受到損壞的特種設備,及時提出緊急處置措施。
國家質檢總局強調,全國質檢系統把抗震救災工作作為當前最主要的任務,緊急動員起來,一方面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開展抗震救災工作;一方面全體干部職工身先士卒,堅守崗位,確保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全系統從上至下,全面加強值班機制,指定專人值班,確保信息暢通。在此期間,系統內全國性的會議暫緩召開;各部門、各直屬單位領導沒有特殊情況不得外出。
會議通報了全系統上報的受災情況。
五大措施落實救災方案
5月13日下午,國家質檢總局抗震救災應急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決定由總局有關司局帶隊,派出專家小組,赴四川指導有關抗震工作。聯系重慶、陜西質檢機構,為四川質檢系統提供帳篷、藥品、食品、毛毯等物資。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支樹平主持會議,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出席會議。
會議通報了四川汶川發生8級強烈地震后國家質檢總局采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災緊急措施。會議認為,全國質檢系統在這次抗震救災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心,總局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傳達黨中央、國務院指示精神,部署質檢系統抗震救災工作,及時下發了《關于做好抗震、搶險、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等5個內部通知,采取了及時有效的措施動員全系統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
會議要求,全國質檢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抗震救災的部署,落實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關于抗震救災的指示,對目前已經形成的各種抗震救災方案、措施堅決執行。
會議對下一階段抗震救災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抗震救災應急領導小組工作的作用,加強對全系統抗震救災的領導,迅速妥善處理各種應急事故,把全系統的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總局黨組的部署上來,團結一致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二是加強對一線抗震救災工作的指導和救援,保持與災區的密切聯系,了解災情和需求,及時提出指導性意見,做好人、財、物的救援準備。三是加強供應受災地區物資、產品,特別是食品、特種設備等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確保救災物品以及國際援助物資的安全和暢通,堅決避免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以及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四是加強信息溝通和輿論宣傳工作,建立快速便捷的信息宣傳體系,實行零報告制度,災情宣傳報道以中央的報道為準。五是加強系統內的安全保衛工作,保障正常工作秩序,避免出現失竊、火災等責任事故。
5月14日下午,滿載食品、生活用品、藥品、棉被、電筒等救災物資的3輛大型貨車,承載著國家質檢總局和重慶市質監局的深情厚誼,抵達四川省質監局,對受災地區的救援和重建工作給予最真誠的幫助和支持。
七項工作完善應急預案
5月14日下午,國家質檢總局抗震救災應急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聽取各部門抗震救災工作情況匯報,對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進行部署。
會議充分肯定了各有關部門抗震救災采取的措施,要求下一階段進一步了解掌握最新的災情和救援情況,特別是受災地區質檢系統人員、物資、裝備受損情況,為進一步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持。要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和救援措施,主要做好7項工作。
一是搞好供應災區產品特別是食品的監管工作。加強受災地區生產加工產品的質量監管,保證質量安全,為災區提供免費的產品質量檢測服務。
二是搞好國內援助物資的檢驗和監管工作。按照“優先檢、快速檢、免費檢”的原則,保證救援物資的質量。
三是搞好國際援助物資的檢驗檢疫和監管工作。對進境的救援物資免收檢驗檢疫費用,既要快速通關,又要保證質量安全,同時防止利用捐贈之名行非法進口貿易之實。
四是搞好供港澳食品的協調和檢驗檢疫工作。四川因災減少了供港食品,在幫助恢復和保證四川供港澳食品質量的同時,積極協調其他地區補充供港澳食品的貨源。
五是搞好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重點做好災區特種設備的排查、搶修和恢復工作。
六是搞好重要建筑材料的監督執法工作。災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要保證鋼筋、水泥等重要建材的質量,打擊質量違法行為。
七是搞好質檢機構自身安全保障工作。在抗震救災、服務災區的同時,要注意保護質檢機構自身人員、財產安全。
5月15日凌晨零點20分,由國家質檢總局特設局副局長武津生為組長的特種設備專家組攜帶儀器設備來到災區,幫助四川省質檢部門做好特種設備次生災害排查工作。
5月15日上午,四川省質監局向總局專家組介紹了目前抗震救災的情況。總局專家組要求四川省質監部門要加強一線特種設備次生災害排查,加強監管,加強信息溝通和宣傳工作。
總局專家組建議目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要做好幾項工作,一是防止特種設備次生災害的發生,二是摸清水源地附近有無泄漏情況,三是排查隱患,四是幫助做好災后重建工作。
專家組攜帶了多元素氣體檢測儀、氣象儀、衛星電話等工具,將用于此次救災工作。四川省質監局將配合專家組派出3個檢查組分赴汶川、德陽、綿陽災區實施特種設備次生災害排查工作。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