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國質量報》創刊2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
2009-08-18 國家質檢總局 點擊:次
一張張甜蜜的笑臉,一句句深情的祝福,使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充滿了歡樂的氣氛。8月17日下午,紀念《中國質量報》創刊20周年大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人民日報總編輯吳恒權、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胡占凡、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李東東、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中宣部新聞局局長胡孝漢、光明日報總編輯茍天林、經濟日報總編輯庹震、解放軍報總編輯孫曉青、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張沁榮出席會議。
蒲長城、李東東、翟惠生、胡孝漢發表講話。中國質檢報刊社社長張鳳山致辭,黨委書記程杰主持會議。
蒲長城首先代表國家質檢總局黨組,向《中國質量報》創刊2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他說,《中國質量報》自創刊以來,作為全國質量和質檢戰線的權威媒體,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宣傳黨和國家質量工作的方針政策,及時向讀者提供客觀真實的新聞報道。近年來,質檢部門遇到的大事、急事尤其多,令人欣慰的是,質量報人不辱使命,在每一個關鍵地點、每一場重大戰役、每一次突發事件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發揮了獨特的優勢和積極作用,為營造全社會重視質量的濃厚氛圍做出了貢獻。20年來,一大批新聞報道受到業內人士和讀者的廣泛好評,一些稿件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并批示,多篇稿件獲得中國新聞獎等全國性新聞獎項。
蒲長城要求,《中國質量報》要緊緊圍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質檢工作大局,加大宣傳報道的力度,進一步增強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自覺性,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要為質檢事業發展鼓與呼,為質檢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進一步落實好以人為本的根本要求,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以及發揮輿論監督統一起來,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實效性,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不斷提高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使《中國質量報》真正成為黨和國家質量及質檢政策方針的權威傳播者,成為質量和安全知識、科學消費常識的權威解讀者,成為質檢系統重要工作、質檢人為中國質檢事業奮斗事跡的權威宣傳者,成為重大質檢新聞的權威發布者。
李東東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中國質量報》由小變大、從弱到強的20年光輝歷程。她希望中國質檢報刊社以《中國質量報》創刊20周年為契機,把中國質檢報刊社打造成為綜合實力更強、社會影響更大的中國質量領域新聞出版主陣地。翟惠生表示,展望今后20年,《中國質量報》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因為她占有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但要把天然優勢轉化為新聞優勢,《中國質量報》還需要一把鑰匙,這就是目前黨中央大力提倡的“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即學習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職業精神及職業道德。胡孝漢認為,《中國質量報》20年的發展有三大顯著特色:為質量、有質量、講質量。
張鳳山在致辭中表示,20年來,《中國質量報》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之路。《中國質量報》由小變大、從弱到強,正穩步邁向中國質量新聞傳播核心媒體之列。回首《中國質量報》20年的發展歷程,質量報人最大的體會有3點:突出特色,以專業化作為立身之本;扎根質檢系統,堅持唱響質檢主旋律;持續改革創新,夯實科學發展基礎。
一紙風行20年,點亮精彩新聞路。《中國質量報》的20年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和支持。大會對質量宣傳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了表彰。
中央主要新聞媒體負責人,總局各司局、直屬掛靠單位負責人、部分地方質監局負責人以及中國質檢報刊社新老員工、企業界代表參加了會議。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