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行政指導,北京同濟醫院有限公司和北京順義和協診所變更名稱
2021年2—3月,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對北京市含有知名醫院字號的市場主體開展專項整治。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對位于轄區內的北京同濟醫院進行檢查,本著清理整治與宣傳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多次對企業開展行政指導,該企業于2021年3月8日將名稱變更為北京紫荊醫院有限公司。2021年2月,順義區市場監管局通過電話、現場約談等形式,指導北京京魯齊澤康達貿易有限公司和協診所辦理名稱變更手續,2021年3月8日,該企業變更名稱為北京京魯齊澤康達貿易有限公司冠庭診所。因該診所正處于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年報期,順義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主動與衛健部門溝通聯系,妥善解決了企業年報期間名稱變更有關事宜。
二、河北省市場監管部門責令滄州市運河區新協和醫院變更企業名稱,更名為滄州市運河區華諾醫院
2020年6月,河北省滄州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河北省市場監管局轉發的滄州市運河區新協和醫院在其自有網頁發布違法廣告線索。滄州市市場監管局立即對滄州市運河區新協和醫院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指出其利用“協和”知名醫院名義對外開展經營,擾亂醫療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責令其立即變更企業名稱。7月26日,滄州市運河區新協和醫院辦理了名稱變更登記,新的名稱為滄州市運河區華諾醫院。鑒于當事人廣告違法行為輕微,滄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并要求其修改自有網頁發布的違法廣告內容,按照《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批準的內容發布廣告。
三、遼寧省市場監管部門嚴格執法,錦州同濟醫院更名為錦州仁濟醫院
2020年6月,遼寧省錦州市市場監管局按照部署開展清理整治行動。行動期間,對錦州同濟醫院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告知其冒用“同濟”二字作為醫療機構字號的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二款相關規定。2020年7月15日,錦州市市場監管局對錦州同濟醫院下發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其于2020年8月15日前作出以下改正:營業執照和醫療機構許可證予以名稱變更,拆除及銷毀一切帶有“同濟”字樣的牌匾、票據、公章等,停止以“同濟醫院”字樣在網上宣傳。2020年7月20日,錦州同濟醫院辦理了名稱變更登記,變更為錦州仁濟醫院。
四、吉林省市場監管部門結合清理整治助企業轉型升級,磐石市兩家“同仁”藥店更名并辦理個轉企
吉林省磐石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全面排查發現轄區磐石市煙筒山鎮同仁大藥房和磐石市明城鎮同仁大藥房兩戶市場主體擅自使用知名醫院字號。現場檢查中,執法人員宣講了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經營者限期辦理名稱變更登記,并明確名稱變更之前不得發布與知名醫院字號相關的各類宣傳廣告。結合經營者的實際經營情況,執法人員進一步宣講了政府扶持“個轉企”的優惠政策,引導經營者提升轉型升級的信心。2021年2月,兩家藥店的負責人辦理了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企業業務,市場主體名稱分別變更為磐石市福來大藥房和磐石市同源大藥房。
五、江蘇省市場監管部門全面清理整治,沭陽協和醫院更名為沭陽銘和醫院,太倉協和醫院申請注銷
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市場監管局對轄區醫院等機構全面排查時了解到,沭陽協和醫院經過14年的發展,已從一級醫院升級為二級甲等醫院,并持有“沭陽協和醫院”商標,更改醫院名稱會導致其面臨品牌重構、發展規劃重構的問題。為了幫助當事人消除顧慮,沭陽縣市場監管局安排專人主動上門講政策、做動員、作指導,引導醫院增強社會責任感,克服短期陣痛,保持長遠發展眼光。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動員和幫扶下,沭陽協和醫院于2020年9月29日辦理了名稱變更登記,更名為沭陽銘和醫院,該院同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注冊銘和商標,原有的商標已停止使用并在注銷流程中。江蘇省太倉市市場監管局在核查中發現,太倉協和醫院名稱涉及知名醫院字號。太倉市市場監管局立刻約談太倉協和醫院執行事務合伙人,向其宣傳《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當事人表示將注銷該企業。目前,該企業通過簡易注銷程序辦理注銷登記,并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六、山東省市場監管部門柔性執法與強制吊銷相結合,萊州同濟醫院更名為萊州廣濟醫院、萊州協和醫院依法予以吊銷、濟南協和醫院辦理注銷登記
萊州市市場監管局在知名醫院被冒牌問題清理整治行動中排查發現,有兩家企業屬于被整改范圍,其中萊州同濟醫院正常經營,萊州協和醫院長期未開展經營活動。萊州市市場監管局因企施策,對萊州同濟醫院主動走訪,向醫院負責人下達要求限期變更企業名稱行政指導建議書,并多次約談醫院負責人,該醫院于2020年9月24日更名為萊州廣濟醫院。萊州協和醫院查無下落,且連續兩年以上未年報。在征求稅務和人社部門意見、收集兩年以上未經營的證據后,萊州市市場監管局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對萊州協和醫院作出吊銷營業執照處罰。濟南市市場監管局將濟南協和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確定為整治重點對象,多次聯系該企業負責人,告知其冒用知名醫院字號的法律責任和后果。因企業尚未正式開展經營,企業負責人決定辦理注銷。2021年3月1日,該企業在簡易注銷公告到期當日辦理完成注銷登記。
七、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深入政策宣講,重慶華山醫院有限公司主動申請變更名稱
重慶市渝北區市場監管局在調查中發現重慶華山醫院有限公司存在擅自使用知名醫院字號行為,但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已在渝經營10余年,對變更名稱心存顧慮,擔心影響公司經營。重慶市渝北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進行政策宣講,化解企業擔憂,最終打消了企業顧慮。2021年2月,重慶華山醫院有限公司負責人主動提出名稱變更登記申請。
八、甘肅省市場監管部門持續推進清理整治,臨洮協和醫院兩次更名整改徹底
2020年7月,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市場主體冒用知名醫院字號的問題進行專項清理整治。經整治,臨洮協和醫院于10月22日更名為臨洮諧和醫院。2021年2月初,臨洮縣市場監管局再次對轄區醫療機構進行清理整治,3月5日,臨洮諧和醫院申請名稱變更登記,更名為臨洮康和醫院。為防止出現監管真空,臨洮縣市場監管局向臨洮縣衛健局函告了該醫院名稱變更相關事宜。3月9日,臨洮縣市場監管局再次對該醫院進行現場檢查,其經營場所戶外廣告、標識牌、宣傳牌及相關稿紙、便簽中企業名稱全部更換為“臨洮康和醫院”。
九、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管部門整治規范企業字號,寧夏新協和醫院更名為寧夏祥安醫院
2020年7月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市場監管局對寧夏新協和醫院進行檢查,查實其與北京協和醫院無授權關系。針對寧夏新協和醫院名稱不規范的情況,執法人員向醫院負責人進行了法律法規宣講,強調在知識產權日益受保護的社會背景下,創立自己的品牌和口碑,才是醫院長久發展的根本。2020年7月底,寧夏新協和醫院更名為寧夏祥安醫院。2020年11月10日,執法人員對該醫院進行復查,查實醫院使用的標識及門診病例、收費公章、住院章、處方箋、車體廣告等均已更名為寧夏祥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