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構建“1+N”執法協作體系服務協同發展
文/本刊首席記者 劉回春
6月10日,京津冀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在京簽署《京津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框架協議》及反壟斷、知識產權、價格、食品安全等4個領域的子協議,在構建現代化市場監管執法協作體系上邁出重要一步。
這是三地市場監管部門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共同維護區域一流競爭環境、消費環境和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是適應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新形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協作機制創新、執法力量協同、情報信息共享、資源數據開放的最新探索,是應對市場違法行為跨區域、網絡化、全鏈條趨勢,強化系統打擊、源頭打擊、綜合治理工作格局的具體行動。
京津冀市場監管部門搭建“1+N”執法協作體系,即圍繞1個框架協作機制,逐步實現多個子領域、多個層次協作。框架協作機制確立了聯席會議、線索移送、執法協助、執法聯動、應急響應等基礎工作機制。先期開展協作的4個子領域包括反壟斷、知識產權、食品安全和價格,各有特點!斗磯艛鄨谭ê凸礁偁帉彶閰f議》對京津冀實行統一的公平競爭審查標準以及對政策措施的抽查互查等方面做了要求;《價格執法協議》明確要逐步完善跨區域價格執法應急響應機制,在遇到跨區域重大突發事件、自然災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第一時間組織聯絡,互相配合;《食品安全執法協議》細化了協查配合、檢驗綠色通道等內容。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出席并講話,北京市政府副市長盧映川致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反壟斷局、價格監督檢查與反不正當競爭局相關負責人,長三角、淮海經濟區及陜西省市場監管部門代表參加了簽約儀式。
盧映川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市場監管領域成效明顯。簽署執法協作協議,標志著京津冀市場監管協作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是市場監管部門立足新發展階段,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服務和保障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1+N”執法協作體系的建立,將有力促進三地市場監管形成整體合力,對于維護區域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和安全放心消費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甘霖高度肯定了京津冀市場監管部門在執法協作方面取得的成效。
她表示,三地簽署5個執法協作協議,提出構建全領域、多層次“1+N”執法協作體系,是順應市場監管改革和綜合執法改革新形勢,進一步探索完善區域執法協作的積極嘗試。她強調,要堅持“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理念,發揮綜合執法優勢,推動執法模式從分段執法向全鏈條執法、從轄區執法到全域執法轉換;要延伸探索,拓展協作范圍,擴大協作區域,推動區域執法協作不斷走向縱深,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打造市場監管“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