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憑“薅羊毛”事件上了熱搜。
近日,元氣森林淘寶店鋪自稱因優惠設置錯誤,導致大量用戶涌入,訂單量暴增,
造成的損失金額遠遠超出承受能力,希望消費者能取消無法完成交易的訂單。
對此,有法律專家稱,消費者網絡購物確認了價格,支付了價款,合同就已成立,不能僅以商家自稱失誤就不履行合同,而且“砍單”可能是商家利用促銷活動收集消費者信息,值得引起警惕。
1、自稱失誤 元氣森林道歉
10月26日凌晨,元氣森林淘寶店,原本79元一箱的無糖氣泡水價格被設置的很優惠,10元左右就可以買3箱。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其購買3箱,最終付款一共花費了10.55元,平均每箱約3.5元。消息傳開,大量網友涌入購買。

10月28日,元氣森林電商團隊發布說明,自稱運營人員在參與平臺日;顒拥膬灮菰O置操作中出現失誤,當時并未及時留意低價提醒,導致淘寶店鋪所有商品出現超低價,商品價格甚至不及快遞成本。并稱網上流傳的所謂元氣森林電商小哥的聊天截圖并不屬實。
目前,涉事的淘寶店鋪已停止銷售,據元氣森林方面發布的統計,共計14.05萬用戶下單,產生了價值數千萬元的訂單。其中,購買50箱以上的訂單共451個,最大的訂單有41000箱。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有部分消費者只花了不到20元不等的價格就買到了原價要237元的36瓶元氣森林氣泡水,有人一次性購買了3萬瓶,還有消費者僅用3.46元就買到了18瓶元氣森林乳茶。
元氣森林稱,將為14.05萬個下單用戶每人寄一箱氣泡水作為補償,會把具體兌換方式發給每個下單用戶,并繼續與無法完成交易的用戶溝通。

2、砍單涉嫌違法 商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元氣森林如果不給下單的消費者發貨,單方面取消訂單,這被稱為“砍單”。
記者了解到,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支付款項以后,被商家以商品缺貨、系統出錯、操作失誤、訂單異常以及產品質量等理由“砍單”的情況較為普遍。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曾通過問卷調查、公開征集“砍單”案例、網絡購物體驗對消費者遭遇“砍單”的現象進行過調查,超過八成消費者有被“砍單”的經歷。
那么元氣森林自稱因運營失誤導致價格出現問題是否可以不發貨呢?
對此,有法律人士表示,按《電子商務法》規定,只要消費者確認了價格,支付了價款,此合同就已成立,商家不能以有理由說合同不成立。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通常來說消費者下單成功之后,合同就成立了,尤其是消費者下單并且付款成功的,商家不能夠以格式條款來推卸責任,《電子商務法》規定得非常清楚。”
根據《電子商務法》第四十九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用戶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并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條款等含有該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而有人也稱,如果購買者不取消訂單,按照法律規定,元氣森林可以向法院起訴,撤銷此合同,此合同屬于顯失公平,已經不屬于正常促銷行為的范圍。
對此,陳音江認為,一般來說,如果真有這種重大的失誤,那也不能夠是由商家自說自話。即使因商家過失撤銷合同,商家也應對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3、存收集信息可能 謹防商家炒作
記者了解到,此次涉事網店的營業執照使用的是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信息,屬于淘寶C店(個人店鋪)。
對于此次事件,網友評價不一。有人認為這是電商運營的優惠設置錯誤,屬于運營失誤,而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次事件營銷,稱呼“這是C店而已,不是旗艦店,粉絲也沒多少,舍棄這一個店,賺了一大波流量。”
陳音江表示,不贊成商家一旦說價格懸殊比較大,有重大誤解,就可以單方面撤銷合同,這樣會縱容很多商家通過“砍單”來欺騙或者說誤導消費者。
“即使訴訟,我覺得也不能因價款懸殊比較大,單純從這一個條件認為合同是有重大誤解,或者是顯失公平,因為有一些商家通過‘砍單’方式來套取大量消費者的信息,或者說通過這種方式故意炒作,我認為要綜合考慮多種實際因素!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調查顯示,有的消費者在商家“砍單”之后,此前依然收到了該產品的打折促銷信息。因此,有消費者認為商家“砍單”是故意利用虛假促銷活動收集消費者信息。
陳音江還舉例說:“之前就發現過這樣的案例,上海某服裝公司的一款衣服標價是1000元,但實際上心理售價在400元,在一次促銷時標成每件99元,當時有30萬人下單,之后該公司立馬撤銷訂單,并給30萬下單的消費者發一封郵件,稱愿以四折的優惠價格賣給消費者。其實商家本意就是要套取消費者信息,有針對性地推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