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萌發,柳枝吐出了嫩綠的芽,迎春花奉獻了耀眼的鵝黃,玉蘭花也蓄滿了力量含苞欲放,迎接春天的到來。2022年2月28日,濮陽市第十中學毛毛蟲說·教育大講堂在美好的春天如約走來,邀請全體教師進行“師德師風第一課”專題教育學習。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養,師德為本。都娟校長以《立足新時代,做好引路人》為題,帶領老師們重溫學校文化;深入理解學校“紅綠雙色教育”;提出“三管”(管教育教學秩序、管教師違規補課、管學生考試評價)“四提”(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提高課后服務水平),落實“雙減”政策;和老師溝通了七個觀點(觀點一:如果學生不喜歡這個學校,那么教育還沒有開始就宣布結束了。觀點二:課比天大。觀點三:所有失敗皆因一個“懶”字。觀點四: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觀點五:躬身入局才有發言權。觀點六:優秀是一種品質。觀點七:人的行為就是命運。)。都校長最后激勵大家: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奮斗才是橋梁;目標不會自動抵達,奔跑才有遠方。一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如果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散發著光,那么整個學校一定會璀璨輝煌。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動人以行者,其應必速。”都校長的娓娓講述里充滿了對校園的熱愛,對教育的敬畏。都校長不但對我們提出了要求,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榜樣的引領下,全體教師從一定會從“被感動”到“見行動”,學習優秀的他人,做更好的自己。
接下來,李益人副校長帶領全體教師學習《濮陽市第十中學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學習材料》(河南省實施《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細則、《河南省教育廳七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等),要求全體教師把這份材料當做枕邊書,認真學習,認真思考。在教育教學中既做“好老師”,又做“能老師”。
師德是教育之本,作為教師應該化語言為行動,馮喜玲老師帶領全體教師做表態性發言,在教育教學中扎扎實實做教育,本本分分守師德,收獲教育的甘甜。
緊接著全體教師簽訂《濮陽市第十中學師德師風承諾書》。老師們簽下的不僅僅是一紙承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教育的生命線,師德建設是教育發展的靈魂。在新學期,我們一定會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涵養高尚師德,規范職業行為,加強自我師德修養,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撰稿:劉麗鋒
攝影:古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