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定心丸”,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湖南省湘潭市推進“千百十”工程紀實
2022-12-1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文/黃星星 朱里寧
近期,湖南省湘潭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建立“市場主體活躍度監測”平臺,對市場主體實行動態跟蹤管理,根據其稅收、社保、住房公積金、用水、用電、用氣等方面的情況,實時監測企業活躍度和個體工商戶存活狀態,及時發現、解決問題。該平臺的建立是湘潭市推進“千百十”工程的又一有力舉措。今年以來,湘潭市聚焦“千百十”工程,全力優服務、促發展,用好三顆“定心丸”,讓市場主體進得來、做得大、活得好。
精準“放”:讓市場主體“進得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場主體倍增工作,將倍增工程列為全市產業強市“千百十”工程的“八大計劃”之一。作為市場綜合監管部門,該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實施市場主體倍增計劃。
要實現市場主體倍增,首先得讓市場主體“進得來”。湘潭市市場監管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為切入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服務市場主體為核心,通過推進揭榜競優、簡政放權等十項重點工作,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集成度和便利度。
——企業開辦時間縮短至0.5個工作日,為新設企業免費發放和郵寄4枚印章,實現新設立企業“零成本”。
——涉企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審批時限由平均5-7個工作日提速為現場即辦,材料精簡40%以上,形成了審批監管的“湘潭標準”,這一標準擬在全省推廣。
便捷寬松的準入機制,讓市場主體看到了湘潭的誠意。截至11月全市新設市場主體4.37萬戶,其中新設企業10054戶。
高效“服”:讓市場主體“做得大”
市場主體倍增計劃固然注重市場主體量的增加,關鍵還要實現質的提升,要讓市場主體“做得大”。
市市場監管局將“個轉企”工作視為市場主體倍增工程的重中之重,從源頭簡化“個轉企”流程,將個體工商戶登記資料合并至企業檔案,保持延續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市場主體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重復提交資料,提升了“個轉企”的效率。
根據《關于建立新開辦企業貼心服務機制的實施意見》中明確的主動靠前服務、分類高效服務、優化監管、定期回訪等8項工作舉措,市市場監管局還會同市行政審批局專門編制了高效簡便、易于操作的《新開辦企業服務手冊》,并在“市民之家”設立集成準入準營、惠企服務、貸款融資、政策兌現、企業訴求辦理、幫辦代辦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個轉企’服務專區”,實現企業營業執照辦理、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社保公積金登記等事項“一網通辦、一窗通辦”。
這一系列的創新服務舉措,為湘潭市市場主體做大做強開了“綠燈”。截至11月共有843家個體工商戶“成長”為企業。
快速“辦”:讓市場主體“活得好”
前不久,湘潭市市場監管局收到了一封來自湖南復瑞生物醫藥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感謝信,感謝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一對一”輔導藥品生產許可證的辦理,讓企業的轉型發展順利推進。該企業主要從事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計劃向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轉型。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發現,藥品生產許可證的辦理相當復雜,一時無從下手。
“我們反映問題的第二天,市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就上了門。”湖南復瑞生物醫藥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負責人王署熠說,他們了解企業需求后,為企業答疑解惑,提供專業輔導。在該市市場監管局的幫助下,湖南復瑞生物醫藥技術有限公司在10月份拿到了生產許可證。這只是“千百十”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交辦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的11件事項之一。截至目前,交辦事項中,已銷號9件,1件長期堅持,1件正在處理。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