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張家界市構建風險專業模型實施信用“差異監管”
2022-12-1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文/黃星星 伍英
為了進一步提升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優化監管資源配置,切實保障食品安全,近期,湖南省張家界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張家界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為基礎,多維度完善智慧市場監管體系,依據《張家界市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構建專業模型,建設了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系統,實現了對食品生產安全信用監管工作的賦能支撐。
系統是以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為基礎,以“信用”為切入點,以“風險”為落腳點,構建了“5+25+81”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專業模型,即:5個基本信息一級指標,下設25個二級指標和81個三級指標,形成食品生產企業信用風險評價模型和多個風險事項警示監測模型。運用大數據技術,全面歸集登記注冊、行政許可、監督抽檢、行政處罰等信息,融合跨部門和社會化涉企信息,多維度對食品生產企業進行立體全景畫像。通過對指標量化賦分,將企業從低到高劃分為A、B 、C 、D 四個信用風險等級。并根據當年日常監督檢查、食品安全事故應對、不安全食品召回等監督管理記錄,對風險等級進行動態調整。對于高風險企業“利劍高懸”,確定為風險監測哨點監控對象,實施多頻次監督抽檢;對低風險企業“無事不擾”。
本系統將具備旅游商品屬性的茶葉、葛粉、臘肉、莓茶代用茶、糕點等品類賦予“旅游特色”標簽,在平臺中設置專欄,對這96家旅游食品生產企業,單獨進行數據風險分析和預警。同時,對于存在信用問題的企業,通過信用風險修復機制,引導企業主動糾正違法行為、主動修復信用記錄、主動守法經營,形成了閉環的食品生產信用分類監管體系。
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類監管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精準的靶向指引,實時定位,實時警示監測,實時分享并推送至監管人員掌上終端,提高了食品安全監管的精準性、協同性和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推動我市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監管效能穩步提升,加快推動了我市社會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