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六堡茶及相關產業質量提升行動 打造產業升級新動力
2022-12-28 點擊:次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指出:茶產業大有前途,把茶產業做大做強。今年以來,梧州市市場監管局以六堡茶及其包裝等產業為重點,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培育了10家“廣西質量提升示范企業”。聚力產業提升的堵點、痛點和難點,以質量診斷、質量幫扶和質量攻關等方式,引導和推動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全市六堡茶及其包裝產品整體質量水平提升,為六堡茶產業升級發展注入新動能。
全面開展質量診斷
全面開展六堡茶及其包裝產品行業質量診斷,通過開展六堡茶及其包裝產品質量監督抽檢、風險監測、監督檢查和產業調研等手段,對全市六堡茶及其包裝行業進行質量狀況大調查和摸底,找準行業共性質量通病和質量短板,找出影響行業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和主要環節。同時組織質量技術專家上門問診,重點對六堡茶及其包裝產品生產企業的質量控制、質量安全和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診斷,以查看臺賬資料、交流座談、深入車間、現場答疑等方式,找準企業個性質量問題,列出問題清單,開具“質量診斷書”,定制“一企一策”改進方案。通過質量診斷全面掌握我市六堡茶及其包裝產品質量狀況,督促和推動企業精準治理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提升質量及安全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較大及以上因產品質量引發的風險事故發生,促進全市六堡茶及其包裝行業質量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行動中,共診斷六堡茶及其包裝產品企業147家,發現問題189項,開具“質量診斷書”101份。
在生產車間了解六堡茶生產加工及質量控制情況
大力實施質量幫扶
梧州市市場監管局堅持幫扶與監管并重,將質量技術幫扶與六堡茶及其相關產品監督抽查和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等專項行動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搭建六堡茶產業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有機融合質量、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要素資源,創新推行“4個零”服務法,為中小企業提供一攬子質量綜合服務,打造企業“家門口”的“質量管家”。通過平臺綠色通道辦理各項業務提速50%以上,部分項目提速達80%,大大縮短服務時限。疫情發生以來,技術機構大幅減免檢測費用,涉及計量器具、六堡茶及其包裝產品、特種設備等20多個品種,優惠幅度從50%到100%,全力助企降本增效、紓困渡難,今年平臺為中小微茶企減免費用300多萬元。
同時由多個部門和技術機構聯合組建50多人的綜合質量服務隊,根據質量診斷情況,主動深入企業,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幫扶,幫助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引導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指導企業開展標準化建設、高端品質認證和商標注冊等。以“鏈主”企業為引領,推行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在9月“質量月”啟動會上,“廣西質量提升示范企業”代表中恒集團做了經驗交流發言,分享了以質量變革為抓手,深耕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構建了以質量效益增進為主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先進經驗。組織召開全市六堡茶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培訓班,幫助我市六堡茶企業全面提升質量管理水平,組織認證機構專家深入企業現場,指導企業建立符合實際、具有行業特色的質量管理體系,推動企業改進提升。“受益于平臺幫扶,今年6月我們剛拿到‘圳品’認證證書,就與深圳企業簽訂了數百萬的銷售合同,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幫扶效果真是立竿見影。”梧州市天譽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燕說,企業在該平臺的幫助下打開了暢銷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大門。
今年以來,六堡茶“一站式”服務平臺已為全市茶企提供產品研發、質量提升、標準建設、品牌培育、知識產權保護、檢驗檢測、廣告咨詢等方面專項服務360多項,解決質量問題200多個,培訓人員1000余人次。
指導六堡茶企業規范產品標簽及規避過度包裝問題
持續推進質量攻關
近年來,梧州市市場監管局組織相關業務科室和技術機構持續開展標準化、計量技術、檢驗檢測等方面的質量攻關,著力破解六堡茶及其相關產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健全六堡茶標準體系,推進六堡茶國家標準實物樣品研制工作。目前已初步建成覆蓋六堡茶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陸續發布國家標準1項、廣西地方標準18項及一批團體標準,在研廣西地方標準12項。在全國首創《六堡茶斗茶規范》,推動六堡茶“出圈”發展。探索“標準+認證”品牌發展模式。制定《廣西優質六堡茶》團體標準,6家茶企獲得“廣西優質”認證證書。2022年,該局牽頭組織《六堡茶出口指南》團體標準制定工作。通過標準規范生產加工與管理、證照辦理、產品出口申報、出口后跟蹤、出口目標市場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與糾紛應對及體系運行評審等,對促進六堡茶出口具有重要意義。
聚焦評估難、倉儲難、融資難等產業鏈關鍵節點,創建集“評估+倉儲+金融”于一體的綜合交易平臺——六堡茶公共茶倉。梧州市產品質量檢驗所(廣西黑茶(六堡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開展等級量化研究,分析茶葉不同研究方法及品質成分進行分析并提供檢測報告,解決評估難題。制定《六堡茶感官審評方法》《六堡茶倉儲管理規范》《六堡茶產品價值評估》等廣西地方標準,創建自治區級六堡茶公共茶倉服務標準化試點,提高六堡茶茶倉儲能力,助力茶企融資達1500萬。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大力推進茶葉、知識產權等質押融資工作,2022年以來全市累計有11家企業獲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5363.91萬元,共有116家企業被列入“桂惠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支持范圍,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組織技術機構大力開拓六堡茶及其相關產品檢測能力,目前六堡茶及其土壤、水、包裝等相關產品全項檢驗資質達到100多項,其中106種茶葉農藥殘留檢測能力全國領先,有效解決了六堡茶“檢不了、檢不準、檢不全、檢不快”的難題,為六堡茶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和服務支撐。梧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在全國率先運用科技手段建立茶葉評價技術體系,將六堡茶與其他黑茶花色品種進行化學物質組成差異對比,篩選出六堡茶所特有的活性化學成分,研究六堡茶質量等級關鍵影響因素,采用組效學、指紋圖譜等檢測技術建立六堡茶產品量化分級評價技術體系。在此基礎上,積極對六堡茶功能進行系統評價,明確六堡茶功效的物質基礎,明晰六堡茶保健機理,為六堡茶健康產品開發提供理論基礎。
在梧州市六堡茶“一站式”質量服務過程中,“金牌計量管家”科研團隊發揮技術專長,科研攻堅為茶企解決技術難題。計量科研團隊在服務各中小微茶企中,發現存在的共性技術難題:一是六堡茶生產的烘焙工序對茶葉的品質影響極大,烘焙溫度精準能有效提高產茶品質,因此準確的溫度控制儀、溫濕度計成了突破生產質量瓶頸的關鍵點。而烘焙時間的示值誤差需定期校準,目前仍未有相應的國家檢定校準依據,無法總體評價茶葉烘焙機的性能;二是茶葉篩分機在大中小茶企業使用十分廣泛,篩盤回轉速度、篩盤回旋幅度、茶葉標準篩孔徑對精制茶葉、粗形茶葉精深加工工藝十分重要。但篩盤回轉速度、篩盤回旋幅度、茶葉標準篩孔徑、自控轉數需要定期校準,但是目前仍未有相應的國家檢定/校準依據,無法總體評價茶葉篩分機的性能。為解決茶企這些生產設備檢測難題,“計量管家”科研團隊經過對溫度檢測技術、方法的創新升級,創建了廣西地方性規范《茶葉篩分機校準規范》、《茶葉烘焙機校準規范》,有效解決了評價茶葉烘焙機性能的難題。目前該兩項規范已通過自治區市場監督局初審,發布后將填補廣西茶企業進行茶葉精深加工工藝無溯源技術依據空白,為廣西六堡茶實施精深加工研發,茶產業多元化延伸,提升茶葉品牌核心競爭力和產業附加值,打造千億元茶產業提供重要技術保障。
在六堡鎮指導茶企規范倉庫管理、幫助解決茶葉存儲技術難題
梧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二級巡視員黃上進表示,下一步,該局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西代表團討論時提出關于六堡茶的“三問一囑托”,把做大做強六堡茶產業作為頭等大事,打響六堡茶品牌,持續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讓質量服務“一站式”平臺成為專業資源下沉的樞紐站、企業質量升級的加油站、政務服務創新的試驗站,為梧州市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加快關鍵技術研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供強力支撐。(文/覃小敏、祝愛萍)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