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專利轉化對接會簽約3.5億元
2023-03-02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文/黃星星 周廣宇 圖/周欣
2月27日,湖南省專利轉化對接會在株洲舉行,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錢俊君,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恢清出席會議并講話。
對接會上,株洲市副市長王庭愷發布株洲運用專利轉化促進產業裂變的5個典型案例,省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段志雄發布全省專利轉化情況和專利轉化清單。湖南大學等3個單位進行典型經驗介紹。現場成功簽約高價值專利轉化項目10個,簽約金額高達3.5億元。20所高校設置專利項目展臺,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和洽談,6個項目進行路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吸引了100多企業和投資機構的關注。
此次對接會為高校、金融機構與企業“牽線搭橋”,既喚醒高校“沉睡”專利,又解決企業“卡脖子”技術難題,促進一批高質量專利落地實施。10個簽約項目中,中南大學以10項發明專利和5項專有技術與岳陽洞庭能源公司合作,作價入股2.7億元;湖南大學以金屬冶煉廢渣衍生材料制備方法的專利作價4000萬元落戶株洲;湖南農業大學以開放許可方式將紅茶加工方法專利提供給太青山茶業使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許可湖南創源生物公司實施由低值稻米制備高麥芽糖漿的專利技術,許可金額1000萬元;湖南工業大學專利技術以530萬元轉讓給湖南科羅茲硅業有限公司。對接會發布的22所高校2597 件擬轉化的專利,涉及生物醫藥、新能源、農林業生產、食品農產品加工、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環境治理、新材料等領域,這些信息還將通過湖南省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和湖南省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發布。
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積極推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促進專利轉化落地見效,獲得中央財政1億元資金獎補。目前,全省已初步建立起了以高校為源頭,以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專項資金、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重點產業運營基金等為支撐,以保護中心、交易中心和園區分中心為載體,以知識產權試點示范為抓手的運營體系。2022年,全省專利轉讓17708次,許可789次。發布開放許可專利1796件,達成許可76項,許可金額1458.4萬元。12所高校知識產權中心通過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形式實現知識產權運營金額近10億元。全省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442筆,質押金額65.87億元,我省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獲批,實現了零的突破。全省專利產品備案1199件,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4948.30億元,較上年增長14.1%,比 GDP 增速高 3.2 個百分點。
錢俊君指出,加強專利技術轉化是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專利轉化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進一步提高專利轉化重要性的認識,突出高校專利輸出端、中小企業承接端、產業園區聚集端、平臺機構服務端的主體地位,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四方深入合作、融合發展,有效釋放專利轉化運營的活力。
全省各市州市場監督管理局、31所高校、有關園區、服務機構、金融機構及企業代表300余人參加。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