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市場監管局:高效能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3-03-14 濟南市市場監管局 點擊:次
文/王鯤鵬 攝影/亓懷斌
2022年,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持“市場監管部門既是監管部門也是發展部門”這一定位,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市場監管工作,強監管、優服務、守底線、保安全,以高效能市場監管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底線思維,市場安全防線守緊守牢。市區兩級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專倉圓滿完成“外防輸入”疫情防控任務,三年來累計消殺貨物23.5萬余噸,檢出陽性貨物19批573.79噸,實現陽性貨物不出倉、從業人員零感染,重要物資不斷供。食品安全責任層層壓實,有力推進國家食安城復審迎檢工作。推廣應用“山東食鏈”,激活率100%。全市1901家學校食堂、135家養老機構食堂全部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組織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查處食品案件1595件。藥品監管服務協同發力,市政府出臺《關于全面加強藥品監管服務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與省藥監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國首個設立醫藥創新服務中心,上市藥品評價性抽檢合格率100%,創新藥實現零的突破。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醫療器械“春雷”行動,查辦案件1173件。特種設備監管效能持續提升,全市7800余條7690公里城鎮燃氣壓力管道法定檢驗率實現從零到全覆蓋的突破。
堅持嚴格保護,有力支撐科技自立自強。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呈現新格局。濟南市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槐蔭區等4個區縣入選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單位。建設12個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和33項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省專利獎32項。濟南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累計備案企業2203家,專利平均授權周期壓縮90%以上。全面完成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各項目標任務,在第三批重點城市績效評價中取得優異成績。累計實施產業導航86項、企業導航162項。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達113家。入選全國首批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在全省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考核中獲評“優秀”等級。平陰玫瑰入選全國首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名錄、全國首批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高標準建設1.24萬平方米濟南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已引進高端服務機構24家。
堅持質量第一,賦能產業發展提質提效。加強標準引領,印發《關于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市新制定發布國際標準5項,國家標準210項,行業標準112項,省地方標準92項,數量居全省首位。推進質量提升,在全省市級政府質量工作評議中連續三年獲評A級。歷下區入選全省首批“質量強區”,獲得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工作督查激勵。持續開展高端品牌企業培育,全市90家企業入選山東省2022年度高端品牌培育企業名單,31個品牌入選第一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數量均居全省首位。
堅持優化服務,助力營商環境更優更好。營造寬松便利市場環境。歷下區等4個區縣被總局授予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管理權。印發《濟南市市場主體強制退出警示管理辦法》,健全優勝劣汰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多措并舉助企紓困解難。全市知識產權質押登記517筆,融資金額30.55億元。持續開展“放心消費在濟南”全域創建,累計培育放心消費示范單位2.1萬家、無理由退換貨單位5萬家。公平競爭政策有效落實。會審會商惠企政策文件83件,清查要素保障類政策措施96件。2022年度全省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第三方綜合成績位列全省首位。集中整治教育、停車、糧食購銷等民生領域以及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領域價格違法行為。聯合發改、商務等部門,出臺疫情期間價格臨時干預政策,做好保價穩供工作。深入開展“鐵拳”“清風”等專項行動,查辦案件18386件。
2023年,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聚焦“項目突破年”重點任務目標,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著力履行好優化營商環境職能,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推進知識產權戰略、助力產業優化升級、維護公平競爭秩序等方面創新突破, 持續鍛造“您身邊的市場監管”工作品牌,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作出更大貢獻。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上創新突破。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營造“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優化準入準營。推進外資登記便利化,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深化“一照多址”、歇業備案、代位注銷等領域改革,發揮省會經濟圈協同合作機制,開展跨市幫辦, 便捷外資準入。開展助企幫扶。深化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深入推進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助企”和“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等行動。圍繞“項目突破年”,加強招商引資,健全提前介入機制和全程跟蹤服務機制,服務重點項目落地。 推動嚴格執法和包容審慎監管的有機結合,動態調整行政處罰“四張清單”,持續推行柔性執法、精準執法。服務產業發展。推動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深化省市共建,加強創新服務中心體制機制建設,優化產品注冊審評服務,全方位服務創新產品上市和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廣告產業培育工程,培育引進廣告龍頭企業、新媒體企業,積極推進廣告新型業態發展,創建一個省級廣告產業園、培育一個國家級廣告產業園。促進食品產業發展,高質量承辦中國特食大會,協同主管部門推進山東預制菜產業園建設,輔導企業制定預制菜食品安全企業標準,積極爭取牽頭制定國家標準。開展檢驗檢測促進重點產業優化升級行動,研究制定服務重點產業鏈的措施,加快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守緊守牢“一排底線”,在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上創新突破。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持續加強“食安濟南”建設。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推動所有食品生產企業建立“三標”管理制度,推動規上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先進管理體系,抓好大型食品連鎖超市體系檢查、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監管,深化落實農批市場“五項制度”,推進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特殊食品“雙升”工程,加快“清潔廚房”建設,持續開展餐飲外賣專項檢查,全面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加大集采中選產品、血液制品、特殊藥品等高風險產品的監管,開展農村地區藥品安全專項檢查,加強互聯網銷售藥品監管,開展規范化藥房建設,3年內完成醫療機構藥房的標準化建設工作。深化“春雷”行動,加強醫療美容器械監督檢查,強化一類醫療器械生產監管。加大化妝品經營環節監管力度,持續開展“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實施藥品檢驗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高藥品檢驗和不良反應監測水平。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加大大型游樂設施、客用索道、壓力管道、快開門式壓力容器等重點領域的排查治理,加強檢驗檢測和作業人員考試機構規范管理,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突出重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展省、市、縣三級聯動監督抽查,聚焦質量問題多發頻發產品開展專項整治,嚴防重大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聚焦創新驅動發展,在知識產權戰略推進上創新突破。深入實施《濟南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爭創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成立知識產權企業服務隊,建設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培育庫,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舉辦強省會建設知識產權創新大賽,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建立以高價值專利為導向的知識產權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健全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完善技術調查官和侵權糾紛檢驗鑒定工作體系。深入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加大對重復侵權、惡意侵權、群體侵權的查處和懲戒力度。完善海外糾紛應對指導機制,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知識產權服務業監管,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發揮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示范帶動效應,構建便民利民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實施重點產業、企業專利導航項目,完善專利導航成果發布和共享機制,服務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發揮市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功能,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加快建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開展知識產權轉移轉化項目,推動成果產出和落地轉化。
強化質量基礎支撐,在助力產業優化升級上創新突破。持續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深入開展質量強縣(區)創建工作,打造三級聯動質量樣板。繼續開展全市高端品牌培育活動,推進首席質量官制度,鼓勵引導企業申報第九屆省長質量獎、第二批“好品山東”、2023年度高端品牌培育企業、省優質產品基地。推進科技創新標準化城市試點建設,積極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電池及充電設施關鍵技術標準、制造業企業標準數字化轉型等標準化戰略性重點項目建設。
深化市場綜合治理,在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上創新突破。開展重大政策公平競爭審查會審試點,推動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在區縣全面落實。組織開展網絡不正當競爭治理,積極爭創國家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扎實開展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保質專項行動,加強涉企收費檢查和民生價費整治。開展網絡市場專項行動。嚴格廣告導向監管,扎實開展醫療美容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探索數字執法模式,推進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持續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承諾踐諾活動,高質量培育一批放心消費示范單位,探索推廣異地異店無理由退貨,推動全市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全面擴容,參與無理由退貨的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長。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將繼續堅持積極主動,雷厲風行,嚴謹細致,善作善成,不斷開創省會市場監管改革發展新局面,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