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市突出打好“五張牌” 有力有效強化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2023-05-19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文/黃星星 李寧宇 王暢
5月17日,湖南省2023年“5·17預防野生蘑菇中毒宣傳日”啟動活動在長沙縣舉辦。永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在活動中作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經驗介紹。
近年來,永州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要論述和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始終扛牢食品安全政治責任,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貫徹“預防為主、以縣為主”的工作方針,統籌發展與安全,不斷強化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全市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數和發病人數大幅下降。2022年,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較2020年下降83起;發病人數36人,較2020年下降243人;中高風險區較2020年下降3個。2022年第三方機構對全省14個市州野生有毒蘑菇科普宣傳指標測評中,永州市得分92.01分,居全省第二名。
打好統籌部署的“謀劃牌”。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舉措,永州市高度重視,細致謀劃、認真部署。市委將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工作列入了“永州市2022年防范化解七大領域重大風險隱患”工作內容,由市委督察室牽頭督辦,要求各有關部門每月上報相關工作情況,做到定期調度,及時部署。市食安委將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納入對各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和年度重點工作安排,強化縣市區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市食安辦定期組織市食安委成員單位開展風險會商,強化部門協作和信息交流,形成“一月一調度,一季一會商”風險會商機制,不斷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匯聚食品安全工作強大合力。
打好科普教育的“宣傳牌”。一是突出宣傳對象的特殊性。重點圍繞中老年群體、中小學生等“一老一少”農村留守人群,做到“宣傳到人、承諾到戶、服務到家”,不漏一戶一人;二是突出宣傳隊伍的廣泛性。充分動員村(社區)干部、食品安全協管員、護林員、鄉村振興工作隊等基層力量開展宣傳教育,不斷壯大宣傳隊伍;三是突出宣傳形式的創新性。通過制作《假如一切可以重來》微視頻、食品安全宣傳順口熘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對高風險人群采取野生蘑菇種類黃綠燈精準宣傳,做到100%全覆蓋,提升宣傳實效。去年以來,全市共舉辦宣傳活動57場次、播出公益廣告188天、村村通廣播5080次,通過微信、QQ等發布防控知識215284條、張貼海報/標語2454條、設置專題展板282塊、發放宣傳資料282800份,共組織 1315人次進入中小學校、2417人次進入鄉村農戶、1387人次進入城市社區、1457人次進入農貿市場宣傳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知識。
打好監測預警的“先導牌”。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明確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有關工作要求的通知》,進一步規范了包括毒蘑菇中毒監測預警在內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和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調工作。下發年度專項工作方案,將蘑菇中毒專項監測納入永州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召開工作會議并舉辦培訓班進行精心安排部署。2022年,根據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共向市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各縣市區、管理區衛生健康局發送毒蘑菇中毒監測預警提示6次,市食安辦每月定向通報毒蘑菇中毒散發病例和毒蘑菇中毒事件相關信息,及時分析研判形勢,強化部門協作和信息交流,為加強重點場所和薄弱環節管控提供方向指引。
打好應急救治的“保障牌”。加強醫務人員毒蘑菇中毒防控與中毒診斷技術指南培訓,共培訓各級各類醫務人員4000余人,提升毒蘑菇中毒應急處置能力。江華縣明確了以縣人民醫院為劇毒蘑菇中毒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成立劇毒蘑菇中毒救治專家隊伍,邀請縣人民醫院急重癥科主任通過騰訊會議直播方式對全縣有關醫務人員進行了毒蘑菇中毒診斷知識培訓。道縣中醫院成立毒蘑菇中毒救治專家組,選派10名急診醫護人員到省級醫院培訓,提升診療水平。強化醫療與疾控機構協作配合,發生毒蘑菇中毒時,各地醫院接診醫生及時報告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及時流調,將病例的臨床表現、實驗檢測結果、毒蘑菇中毒照片上傳到業務工作交流群,請上級專家鑒定鑒別,提出針對性治療意見,采取遠程會診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搶救病人,減少死亡。
打好督導檢查的“履職牌”。市食安辦早部署、早安排,推動各縣市區將落實野生蘑菇中毒風險防控工作納入黨委或政府跟蹤督辦內容。堅持風險分級管理,對全市被列為中高風險等級的縣市區、過去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多發頻發的地區進行重點督導檢查,強化督促調度,定期通報相關情況。建立健全全市食品安全“兩書一函”制度,對落實工作措施不得力、監管存在短板漏洞、發生過野生蘑菇中毒事故的“重災區”,由市食安辦或市市場監管局發出《提醒敦促函》,提醒敦促相關地區政府、部門負責人采取積極措施改進工作,抓好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整治,堅決壓實屬地防控責任。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