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婁底市市場監管局發布2023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典型案例(特種設備類)
2023-10-27 婁底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 點擊:次
今年以來,湖南省婁底市市場監管系統聚焦民意最盼、危害最大、市場監管風險較突出的領域,堅持以保障民生為導向,鐵腕整治、鐵拳懲處,查處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案件,現集中曝光部分典型案件如下。
一、漣源某燃氣有限公司充裝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案
2022年12月30日,婁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漣源某燃氣有限公司充裝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氣瓶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2年8月23日,辦案機構收到冷水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移送線索,反映當事人涉嫌非法充裝非自有產權氣瓶。經查,當事人充裝未辦理使用登記的氣瓶共16只。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婁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充裝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氣瓶,給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安全隱患。市場監管部門堅持嚴厲打擊此類違法行為,排查安全風險隱患,規范企業經營行為。
二、四川某管道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出具嚴重失實的檢驗、檢測結果案
2023年6月16日,婁底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四川某管道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和相關責任人員出具嚴重失實的檢驗、檢測結果案作出罰沒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3年2月14日根據省局交辦,執法人員依法對湖南中石油昆侖湘婁邵天然氣輸配有限公司使用的天然氣輸送管道進行執法檢查。根據檢驗報告和實際檢驗情況比對,經調查核實,該管道的檢驗機構四川某管道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出具的定期檢驗報告檢驗、檢測結果存在嚴重失實。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辦案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處罰,責令當事人改正,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和檢驗檢測人員,出具虛假或者嚴重失實的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屬于特種設備安全重大違法行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冷水江市某窯爐材料有限公司使用未經檢驗的起重機械案
2023年3月29日,冷水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冷水江市某窯爐材料有限公司使用未經檢驗的起重機械的違法行為作出罰款6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3年2月21日,執法人員對冷水江市某窯爐材料有限公司進行日常檢查時,在其成型車間內發現“橋式起重機械”3臺(2臺5T和一臺10T),不定型車間內發現5T起重機械1臺,工人正在吊裝作業,未能提供相關檢驗證明。經查,當事人在用的4臺二手起重機械,分別于2020年5月17日和2020年11月15日從河南私人處購進,未按規定向法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檢驗。當事人使用未經檢驗的起重機械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第三十二條,辦案機構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起重機是國家規定的特種機械設備,使用經檢驗合格的特種設備是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最基本的條件。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各使用企業,切勿心存僥幸,需嚴格落實特種設備管理職責,為安全生產負責。
四、新化縣某液化氣有限公司充裝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液化氣鋼瓶案
2023年2月24日,新化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新化縣某液化氣有限公司充裝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液化氣鋼瓶案作出罰款50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3年1月5日,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進行檢查發現,其正在充裝臺上已充裝106只YSP-15液化石油氣鋼瓶(實瓶),其中有8只鋼瓶瓶頸上標注生產日期為2018年,無檢驗標簽(其中有6只鋼瓶上加貼有充裝二維碼,通過掃描均顯示已過期)。當事人在氣瓶充裝前未按照規定實施充裝前后的檢查、記錄制度,導致充裝的氣瓶中有8只的生產日期為2018年,至案發時已超過檢驗周期,當事人未申請檢驗繼續對其進行充裝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辦案機構依法作出行政處罰。
液化氣瓶是千家萬戶都要使用的特種設備,充裝不符合按照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液化氣瓶,極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經營者應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提高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