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知識產權量質齊升 創新活力持續涌動
2024-12-0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五年間,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翻兩番;近三年,湖南省衡陽市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幅超10%;這兩年,實現專利質押融資項目70個,融資金額達6.5億元;2023年,完成專利轉化許可1931次;2024年,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
衡陽交出的知識產權工作成績單格外亮眼。一個個令人欣喜的數字與榮譽,生動地勾勒出衡陽知識產權蓬勃發展的畫卷。
近年來,衡陽市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全方位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一批擁有自主產權的品牌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與示范企業不斷涌現,有力推動全市知識產權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政策領航,創新發展“全速起航”
知識產權,是一個地區經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衡陽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持續強化頂層設計與政策引導,構建“四聯動”工作機制,為知識產權發展規劃清晰路徑。
自2022年起,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積極作為,不僅成立協調領導小組,制定發展規劃,明確創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的工作目標,打造“3+1”公共服務體系;還成功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1個、省級知識產權強縣3個,實現了知識產權工作的良好開局。
進入2023年,知識產權工作全面融入衡陽市委、市政府核心議程,納入縣市區政府績效考核和科技攻堅戰考評范疇,投入不少于90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知識產權發展,推出4大類23個種類100余個知識產權培育項目。同時,組建專家智庫,在關鍵技術領域實現了35項重大突破,為城市創新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2024年,《衡陽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試點城市工作方案》出臺,明確到2026年年底,全市知識產權發展主要指標保持全省前列,萬人有效高價值發明專利、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地理標志產品銷售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均得到明顯提升,為未來發展描繪了更加宏偉的藍圖。
在一系列政策的激勵下,衡陽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截至目前,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243件,商標注冊量同比增長10%,萬人專利擁有量增速高達15.5%。專利質押融資項目達到70個,融資金額突破6.5億元,增速超12%。高校與企業攜手合作,1592件高校專利被納入對接名單,530家企業積極參與專利盤活。祁東黃花菜、常寧茶油、三樟黃貢椒等地理標志產品產業鏈加速形成,產值年均增幅超20%,地理標志商標和保護產品達16件,充分彰顯了政策引領的強大效能。
轉化加速,創新潛能“充分釋放”
10月中旬,湖南恒緣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一個個專利密集型產品接連下線。“產品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在于掌握核心技術,挖掘出高價值的專利。”公司負責人一語中的。
就在今年,公司承接4件高價值發明專利及技術,轉化金額高達2200萬元,最終形成擁有多項高質量專利、主要依靠專利參與市場競爭并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專利密集型產品。
“專利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新增銷售額、利潤和出口額增長,也帶動了行業的發展。”企業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公司銷售額達1.72億元,初步實現倍增目標。其中,新的專利技術產品新增產值5000萬元。
知識產權的核心價值在于轉化應用,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衡陽精準聚焦高校與企業需求,深度挖掘知識產權這座“富礦”,推動其從高校實驗室加速走向企業生產線。
近年來,衡陽市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精準對接駐衡高校,以企業技術需求和市場供給為導向,強化校企技術合作和技術服務支撐,建立多層次、全鏈條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加速推進知識產權從高校“實驗室”走向企業“生產車間”。自2023年9月以來,省、市兩級共同投入510萬元專項資金,全力打通專利轉化的關鍵堵點,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和轉化動力。
為助力新質生產力,推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衡陽聚焦輸變電、汽車零配件、核技術應用、有色金屬等優勢產業,精心布局科技創新項目,通過開展專利導航,推動先進制造業補短板、鍛長板,形成一批創新水平高、權利狀態穩定、市場競爭力強的高價值專利。深入實施海外專利提升計劃,支持PCT國際專利申請,增強企業海外知識產權布局能力。
全市的專利運用和實施也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不定期召開校企專利轉化對接簽約會,有效提升了知識產權工作質與量。以南華大學為例,2023年,由該校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氡測量與防控關鍵技術,實現了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單筆千萬級的突破;2024年,學校“100MW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項目落地衡陽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為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樣板和典范。
保護升級,創新生態“筑牢根基”
近日,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如釋重負,壓在他胸口三年的“巨石”終于落地。
原來,2020年,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因產業需要,面向市場招標采購“建滔”牌雙氧水、液堿。現場,4家公司競標成功。然而,一年半后,水口山公司發現這4家公司在運輸過程中往液堿里摻水,銷售總額高達3000余萬元。
得知這一消息后,常寧市公安局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立即展開全面調查。目前,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的14人均被常寧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
以上僅僅是衡陽市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生動縮影。
近年來,該市以執法辦案為重點,以分類處理為原則,以示范創建為抓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執法體系建設,完善多元化保護和社會共治保護機制,加速形成知識產權嚴保護、快保護、大保護格局。
在執法保護上,各部門聯動協作,協同開展“藍天”“鐵拳”“網劍”等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侵權行為。“華為”“燕京啤酒”等商標侵權案的成功審結,彰顯了衡陽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決心,其中2起案件被評為湖南法院2023年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優秀案例。2023年以來,全市審結知產案件2809件,結案率達93.3%,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激發了創新活力。
在糾紛化解上,建立健全多元調解機制,成立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委員會和行政審理庭,制定繁簡分流制度,引入技術調查官,顯著提升了調解效率與質量。今年以來,市本級通過簡易程序快速處理14起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為權利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維權途徑。
在公共服務上,通過遴選優質中介服務機構,引導權利人理性選擇,從源頭上減少知識產權亂象。同時,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加強強鏈護鏈項目投入,育好用好用活地理標志,力推“衡品出湘”“衡品出境”,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祁東黃花菜”為例,通過加強品牌保護與市場監管,其年產值已超30億元,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亮麗名片。
衡陽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自身創新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范例。未來,衡陽將繼續深耕知識產權領域,推動創新發展再上新臺階。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