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趕在第二屆“海峽論壇”開幕前,廈門檢驗檢疫局率先在全省口岸啟用負壓隔離擔架,為口岸通關構建起一道安全屏障。在各出入境口岸,該局已設立多達15個“綠色通道”,“海峽論壇貴賓通道”字樣清晰可見,一批懂閩南語的國檢人親臨一線服務。高崎機場、五通口岸、郵輪中心、招銀港等四個重點口岸還完成了應對“海峽論壇”期間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演練。
演練中,首次投用的5臺“負壓隔離擔架”頗為引人注目。“負壓隔離擔架”是急救擔架與傳染病員隔離艙的整合體。該系統主要通過自帶的負壓生成系統建立并維持密閉空間的負壓環境,內部的污染空氣只有通過過濾凈化后方能溢出,從而有效防止病原體擴散。在機場、港口等人員聚集的公共場所,發現具有傳染性患者及疑患者后,負壓隔離擔架可作為緊急隔離設備,簡便快捷地讓病人或疑似患者進入擔架內,并將其迅速移置相對安全處。達到“封閉”傳染源,及時有效將傳染性患者與易感人群完全隔離的目的。此前,檢驗檢疫部門已在廈門口岸設置了2個負壓隔離病房,再配套使用上“負壓隔離擔架”,一個不間斷的氣壓式呼吸防護屏障系統就建立起來了。此舉將極大提升海峽論壇期間口岸傳染病防護等級,確保口岸工作人員及公眾安全。
第二屆海峽論壇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國家質檢總局、中華海外聯誼會、臺灣省農會、臺灣省漁會等海峽兩岸60多家單位、民間團體共同主辦,6月19日至25日在福建省舉辦,主會場設在廈門。將有各界別、各行業、各縣市的萬名臺灣鄉親參加。其中來自基層的約占80%,來自中南部的鄉親約占60%,許多臺灣鄉親是第一次參加海峽論壇。臺灣工會、青年、婦女、文化、體育、工商、農業、旅游等30個界別的代表人士將參加論壇活動。在臺灣嘉賓中,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以及臺灣25個縣市的縣市長、議長和民意代表,充分體現了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合作與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