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質量水平提升 促發展方式轉變
全國“質量月”活動全面啟動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全國總工會和共青團中央等7部門決定,2010年9月開展全國“質量月”活動。通過“質量月”活動,努力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注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出新貢獻。
今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主題為“抓質量水平提升、促發展方式轉變”。主要工作內容有四個方面。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突出特色、亮點。7部門將群發“質量月”宣傳公益手機短信;制作、發放“質量月”宣傳畫、宣傳手冊、旗幟和徽章等宣傳材料,營造氛圍。
二是組織大型活動,擴大影響。組織舉辦“第十七屆中國質量論壇”、“中國工業產品質量信譽論壇”等活動。組織中央企業開展“質量·品牌·責任”系列宣傳活動。組織開展百名質量管理專家、百名質量工程師“企業行”活動。舉辦“實驗室開放”集中展示月活動。組織開展“企業質量誠信倡議”活動等。
三是加強合作,形成合力。“質量月”各主辦單位將共同組織企業開展質量管理小組活動;開展質量隱患排查和整改、技術革新以及“七查一訪”等活動。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將廣泛發動企業職工提高質量安全意識,開展提合理化建議、群眾性質量改進和質量攻關活動,以及崗位練兵、技術大比武、質量知識和技能競賽活動。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活動,動員引導廣大青年職工爭當“青年崗位能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加強重點領域工程質量監管。積極推進工程質量法規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強化以保障性住房,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工程等為重點的民生工程質量監管。
四是推動各地積極創新。9月初,各地要組織開展“質量月”現場咨詢活動。“質量月”期間,各地要舉辦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書法、繪畫、攝影比賽等活動,營造活動氛圍。開展質量安全知識進社區、進校園活動,深入群眾,為群眾服務。要成立質量教育基地,組織學生參觀學習,普及質量安全知識。
自1997年以來,中宣部、國家質檢總局、全國總工會等部門每年聯合開展全國性的“質量月”活動,對提高全民質量意識、提高我國企業和產品質量整體水平、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質量月”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品牌活動。
重質量誠信 履社會責任 保質量安全
——2010年全國“質量月”活動倡議書
(2010年9月1日)
每年9月是中國的質量月。在2010年全國“質量月”開始之際,為貫徹落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2010年全國“質量月”活動的通知》,我們作為企業代表向廣大企業界同仁鄭重發出如下倡議: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品牌、標準、信譽、服務和效益為重點,圍繞“抓質量水平提升、促發展方式轉變”主題,充分發揮企業開展“質量月”活動主體作用,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提出質量提升的目標和措施,積極開展全國“質量月”活動。
二、遵紀守法,誠信經營,建立誠實守信的自律機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信守合同,保證質量,抵制假冒偽劣產品等欺詐、失信行為。不制假、不售假,杜絕虛假宣傳,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主動接受全社會的監督,自覺尊重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積極配合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開展有序競爭,促進科學發展。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力求讓每一個消費者都用上安全、放心的產品。
三、努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標準,對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包裝、儲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實施全程質量控制。
四、建立并完善質量安全責任制度,以人為本,不斷增強企業管理者和企業職工質量意識、安全意識、誠信意識、服務意識,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質量控制水平,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五、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技術研發水平,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開發新產品,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努力攻克技術標準新高點,加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實現“中國制造”的創新與發展。
保證質量安全是企業的道德底線,不斷提升質量水平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在此,我們向社會各界鄭重倡議:提升質量不僅需要企業的努力,也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希望全社會加強對質量的監督,支持和推動廣大企業走誠信經營的道路,維護“中國制造”產品的聲譽和形象。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營造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社會氛圍,努力把我國產品質量提高到新水平!
開創質檢事業嶄新局面
□鮑清言
8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局長、黨組書記支樹平代表總局黨組專門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提出要求:抓好當前、規劃長遠、加強管理、創先爭優。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把這些要求落到實處,關鍵是要刻苦。從一定意義上講,能不能做到刻苦,是一個干部乃至領導干部、一個領導班子政治責任感是否很強、工作精神是否振奮、工作作風是否端正的具體體現。
要把“抓好當前、規劃長遠、加強管理、創先爭優。”的要求落實好,必須下真工夫、細工夫和苦工夫。必須結合本單位實際,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抓,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抓,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始終保持艱苦的工作作風,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管理學上著名的“木桶理論”告訴我們,一只木桶裝水多少,不取決于組成木桶諸多木板的平均長度,也不取決于最長板塊的長度,而是由最短的木板長度決定的。在現實工作中,由于個別細節上的梗塞導致整體失誤的事情并不少見,這樣的教訓不可淡忘。
要把“抓好當前、規劃長遠、加強管理、創先爭優”的要求落實好,光是滿足于整天“忙忙乎乎”和“累得夠嗆”不行,工作必須有效益、有質量。要敢于碰硬、善于碰硬,才是工作過硬的表現。扎扎實實解決一個或者幾個群眾關注的難題,就會鼓舞人心、提高士氣,推動總局黨組這一要求的落實。總之不能只看辛苦、勞苦,更要看高效益、高質量。
我們相信,只要養成刻苦的工作作風,保持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每個同志都在各自崗位上竭盡全力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夠把國家質檢總局黨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質檢系統的各項工作必定會有更大的進步,質檢事業必定會出現令人欣喜的嶄新局面!《中國國門時報》
讓“質量月”品牌更有魅力
□ 本報評論員
從1978年第一個“質量月”到今年,我國已經持續21年開展了“質量月”活動。中間雖有間歇,但精神理念一直傳遞延續。從社會參與度、認知度、美譽度等方面看,現在“質量月”基本上已成為一個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活動品牌了。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盡管“質量月”活動成效不凡,但面對紛繁復雜的質量形勢,以及經濟社會發展對質量要求日益提高的現實,開展“質量月”活動還需不斷深入、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特別是今年提出“抓質量水平提升、促發展方式轉變”這個主題,將“質量月”活動的意義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這就對開展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過活動實現“質量月”品牌形象再提升,增強品牌溢價能力,讓她更加深入人心,這也是所有參與“質量月”活動的組織和個人都應該有的追求。
讓“質量月”更有魅力,必須網聚人氣,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和參與的濃厚氛圍。比如組織者要注重活動互動,舉辦好現場咨詢、現場檢測、現場受理投訴等消費者比較感興趣、也樂意接受的活動;還要學會走出去,深入社會各界宣傳質量、推廣“質量月”品牌。比如組織專業宣傳隊伍進社區、進校園、進工地,開展質量安全知識普及宣傳,提升質量意識和維權意識等。
讓“質量月”更有魅力,必須調動企業積極性,使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真正在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如聘請專家進工廠、下車間,為企業職工舉辦質量管理知識、卓越績效培訓班等專題講座,提高企業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品牌意識,強化企業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觀念,提高企業質量宏觀管理能力。
讓“質量月”更有魅力,組織者就要真心、用心,還要費心。只有對“質量月”投入了心血,才有理由預期一個豐碩的產出。因此,所有與活動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及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都應該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花時間、用功夫,動腦筋、想辦法,積極創新“質量月”活動內容、形式,增強“質量月”活動在全社會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