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直就是人們心中的旅游勝地,人們親切的稱呼他為“彩云之南”,純凈的玉龍雪山,碧綠的麗江,古老的麗江古城……這無不在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為了抓住橋頭堡建設的機遇,更好地發展云南旅游,2011年12月15日下午,云南旅游局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飯店舉辦了“橋頭堡建設背景下云南旅游市場營銷研討會”。包括云南旅游局各級領導,中國旅游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30多家中國核心媒體參加了此次研討會。
“橋頭堡”成云南熱詞
2009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云南時指出,云南要“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推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企業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發揮云南作為我國通往東南亞、南亞重要陸上通道的優勢,深化同東南亞、南亞和大湄公河次區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提升沿邊開放的質量和水平,使云南成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總書記的講話首次將“云南成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作為國家戰略提上了議事日程。
會議上,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長何池康表示:“整個橋頭堡建設實際上是一個面向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東非開放的一個理念,是我們云南走出太平洋、走向印度洋關鍵的一步。旅游業這里面到底能夠發揮什么作用?我覺得旅游業在整個對外開放走出去、請進來的過程會發揮先導產業的作用。”
隨后,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中心的張廣瑞主任也表示:“中央這個戰略的提出,背景和發展,尤其對于云南省政府、省委的運作,確實和以前不大一樣,現在已經到了‘十二五’規劃的頭一年,以前很多事情都布置差不多了。而在橋頭堡建設背景下的云南旅游確實面臨著跟前幾次又不大一樣情況,因為前面很多是一個規劃的東西,這次我們確實感覺到是一個戰略的問題。”
在橋頭堡建設背景下,將有效地提升沿邊開放水平戰略的深入推進。改革開放以來,云南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與周邊國家建立了相互信賴的合作關系,通往東南亞、南亞國家的公路、鐵路、航空交通運輸通道及信息網絡骨架已經基本形成。這樣不僅能夠直接帶動西部地區的沿邊開放,而且通過云南的實踐,可以開展試點、探索路子,為全國沿邊開放的深入推進提供有益的經驗。
橋頭堡建設下的云南新旅游營銷
2011年5月6日,國務院正式提出了《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這在經濟全球化曲折發展、國際區域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和國家進一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新形勢下,對緊緊把握重大歷史機遇,加快云南省建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它將推動云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實現各族群眾共同富裕和邊疆和諧穩定。
橋頭堡建設指出,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作為云南云南省優勢產業之一的旅游業將成為該省重點扶持的先導產業。
一直致力于網絡營銷,曾為杭州經濟開發區、青島嶗山區政府、寧鄉縣政府等多個政府部門服務過的數字華夏(北京)品牌傳播機構首席分析師姜培峰先生,分析指出,橋頭堡建設背景下的云南旅游關鍵在于找準定位,受眾是主要的,要搞明白到底對誰說,目前是微軟輕快的新時代,80后、90后將是將來的主要游客群,那么對于年輕的一代,云南旅游需要網絡營銷來推動。在多種網絡營銷手段的推廣之下,云南旅游將會收到不一樣的發展效果。
路在何方 多元發展是關鍵
云南提出“兩強一堡”戰略目標,橋頭堡建設無疑為云南文化發展打開新的空間、提供新的啟示、提出新的要求。與會專家各抒己見,發表了自己的獨到見解,總結起來,其發展的關鍵在于在政策的指引下實施“多元化”。
立足優勢,深度挖掘。自古云南景色,美不勝收。把云南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形成滇中昆明國際旅游休閑區、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滇西南大湄公河旅游區、滇西火山熱海文化旅游區、滇東南喀斯特、哈尼梯田、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山水文化旅游區和滇東北生態及歷史文化旅游區。
加強體質,深化改革。深化旅游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涉外旅游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境外境內旅游管理體制,優化產品價格結構。完善交通,提升城市帶動能力。逐步提升重要航道等級構建以昆明新機場為西部重要航空樞紐,麗江、西雙版納、芒市、大理、香格里拉、騰沖、文山等支線機場為輔助的機場布局網絡。
完善內外經濟,吸引投資。深入開展對內外區域旅游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旅游合作領域,增進外界與云南省的合作關系。加強云南省與其他西部省(區、市)的合作,利用完善的鐵路、航空、內陸水運條件為重點,推動西南地區共同向東南亞、南亞開放。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具有較強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的云南從對外開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旅游成為拉動中國-東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云南旅游在“橋頭堡”戰略下,奏響了發展的最強音。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長何池康表示:“通過橋頭堡的建設,云南的旅游業,一定要抓住這樣的機遇,迎接這樣的大挑戰,推動旅游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作者:(張薇)《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