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信標準國際化邁出新步伐
2011年有3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50多位專家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擔任重要職務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TD-LTE(時分雙工模式的長期演進)、祖沖之(ZUC)密碼算法和泛在綠色社區網絡技術標準3個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另外,我國向ITU(國際電信聯盟)、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等國際和地區標準化組織提交9000多篇文稿,采納率達到了45%,50多位專家在不同國際標準化相關組織里擔任組長、副組長。記者從12月21日在京召開的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第十次會員大會上獲悉,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在通信標準國際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據介紹,作為中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4G(第四代移動通信)標準,TD-LTE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將為中國的通信產業帶來新的機遇。祖沖之密碼算法成為國際標準,則是我國商用密碼算法首次走出國門參與國際標準競爭并取得重大突破。泛在綠色社區網絡技術標準是首個由中國企業完成的物聯網和綠色節能領域的國際標準。
據了解,今年在日本福岡召開的第53次3GPP系統架構組會議上,我國祖沖之密碼算法被批準成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系統(LTE)國際標準。“我國自主密碼算法首次成為國際標準是我國商用密碼安全領域的重大突破,擴大了中國在全球移動通信安全應用領域的影響力,對我國商用密碼算法走向全球應用具有深遠意義。”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CCSA)秘書長楊澤民說。
另一個重大突破則是泛在綠色社區網絡技術標準。楊澤民表示,在CCSA組織開展“綠色社區”等技術報告研究基礎上,由中國企業主導發起制定的“IEEE 1888泛在綠色社區網絡技術標準”于今年正式發布。它是首個由中國企業完成的物聯網和綠色節能領域的國際標準,標志著我國在綠色節能國際標準制定方面取得了突破。作為一個全球性的重要標準,IEEE1888把信息和通信技術與環境保護、節約能源聯系在一起,可以幫助消耗更少的能源及對環境造成更小的影響,并為人們提供安全、舒適以及便利的環境,并促進國內相關產業的升級。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國內針對祖沖之密碼算法和泛在綠色社區網絡技術標準的產業化工作已經啟動。“當前ICT(電信和信息通信技術)行業競爭激烈,標準化的節奏加快,標準專利化趨勢日顯,標準化機構群起,一方面在與其他標準化機構競爭標準制定主導權或話語權時中國不能落后,但標準質量和在產業界的影響更為重要。另一方面,在與標準化機構之間競爭的同時更應爭取標準化機構之間的合作,增進理解,盡可能將國際標準化方面的糾紛提前到國內協商解決,CCSA將加大參與國際標準化機構的工作和聯合研究的力度。”中國工程院院士、CCSA理事長鄔賀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