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森 彭章興 朱錦鋒
2月24日,農業部發布1712號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據悉,該名錄出臺是為了適應當前進境動植物檢疫工作需要,充分考慮了旅郵渠道的特殊性,整合了動物名錄和植物名錄。新版《名錄》一出,即引來公眾熱議。與之前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禁止進境物名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物、動物產品及其他檢疫物名錄》相比,新《名錄》有以下特點:
一是《名錄》充分考量全球一體化下的檢疫要求,禁止入境物種類大幅度增多,更加全面,更加嚴格。如在原《進境植物檢疫禁止進境物名錄》中,僅將茄科類蔬菜納入禁止入境物范圍,新《名錄》明確規定,蔬菜類均屬禁止進境物。原國家禁止入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種類只有84種,而2007年及后來增補的名錄中禁止入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種類擴增至438種,這與新《名錄》禁止入境物種類大幅度增多相匹配。伴隨各種自由行的開放,新《名錄》出臺為進一步做好口岸檢疫工作,防止有害生物傳入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是《名錄》最大特點適當采用了概述性語言,為口岸一線執法提供更有利的執法依據。如關于繁殖材料的敘述中,用種子(苗)、苗木及其他具有繁殖能力的植物材料,代替原《進境植物檢疫禁止進境物名錄》列表中玉米種子、大豆種子、馬鈴薯塊莖及其繁殖材料,榆屬苗、插條,松屬苗、接穗,橡膠屬芽、苗、籽,煙屬繁殖材料及管制物品名單中各種糧食、棉麻、油料、蔬菜、花卉、林木等栽培植物、野生植物的種子、種苗以及其他繁殖材料等,入境物種類更廣,表述更加簡潔,將未知的繁殖材料一并納入監管范圍,從檢疫角度上說更有前瞻性。
三是《名錄》第一次對部分敏感性物品進行明確規定,如燕窩、轉基因生物材料等!睹洝烦雠_前,燕窩在口岸把關中,不屬于禁止入境物,但同時面臨海關的關稅要求和國檢的檢疫要求,監管部門不一致,為口岸執法帶來不便。而近年來學者與民間組織呼吁政府列入監管序列的轉基因概念也第一次寫入《名錄》,這是新《名錄》的一大亮點。
四是《名錄》對過去在旅郵檢執法中自由裁量分歧較大的部分做出詳細規定。如對動物產品規定中,強調生或熟肉制品均屬禁止入境物,這利于各口岸統一執法尺度。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和國際貿易的高速發展,通過入境人員攜帶物、郵寄物等方式傳帶外來有害生物的風險越來越大,給我國農林牧漁業生產安全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因此,聯系旅郵檢業務的實際情況,針對《名錄》在口岸執法上的要求,筆者對檢驗檢疫部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加強對《名錄》的學習和交流工作,針對《名錄》在應檢物種類上的大幅度增多,制訂執法中的檢疫細則,完善執法程序,統一執法尺度。
其次,以《名錄》出臺引發的民眾關注熱為契機,大范圍加強以《名錄》為主體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知識宣傳工作。一方面迅速行動起來,第一時間向全體口岸工作人員宣傳《名錄》內容,讓一線人員迅速成為新《名錄》宣傳的一線組織者和責任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網絡平臺、口岸平面媒介等方式,進一步為《名錄》的宣傳工作造勢。
最后,加強口岸一線的軟硬件建設工作。新《名錄》實施后,應檢物批次和重量將會出現大幅度提升,口岸局將面臨工作人員、查驗場地、物品退回場地不足的各種壓力,加強軟硬件建設將是新《名錄》較好實施的基礎。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