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六計”顯成效
東山局指導企業跨越歐盟漁業新門檻
東山檢驗檢疫局轄區作為福建省轄區對歐盟注冊企業較多的地方,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歐盟《反海洋漁業非法捕撈法》將對轄區水產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東山檢驗檢疫局深入企業,聽取困難,了解問題,勤動腦,深思考,把中華民族的智慧寶庫“三十六計”運用到幫扶企業中去,不但做好企業的“知心人”,更要當好企業的“引路者”,積極應對歐盟漁業新規,助推企業跨越新門檻。
以逸待勞,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新規未頒布之前,東山檢驗檢疫局即主動收集立法動向,比照新法規要求對本局及各輸歐企業進行自查和整改,并針對不足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及早應對,主動規避和防范風險。
拋磚引玉,指導企業了解歐盟新規。組織本局專業人員參加各類新規培訓,對新規深入開展學習,指定專人密切關注新法規的最新發展動態,并在此基礎上通過組織輸歐企業開展培訓、研討會等各種有效途徑全面的宣傳指導,確保各企業熟悉歐盟新規的變化情況。同時鼓勵企業通過各種渠道深入掌握新規定,并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反客為主,牢抓質量安全。扶助輸歐水產企業進一步完善自檢自控體系,嚴格按歐盟新法規組織生產管理,建立一個包括水產品養殖、飼料、加工、貿易、衛生安全檢測以及漁業管理等全過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保證輸歐水產品衛生質量管理體系和HACCP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確保水產品全過程的衛生控制與管理符合歐盟新法規的要求。
擒賊擒王,完善追溯體系。強化源頭管理這根主弦,將水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延伸到水產品捕撈生產的全過程,建立捕撈水產品證明和文件檢查相關制度,做好自捕和進口水產品原料進廠的驗收和登記工作,推行科學、生態的養殖模式,注重并確保水產品來源合法。
樹上開花,加強部門協同。加強與農業、海洋漁業、外經貿等相關職能部門協作,互通有無,及時為企業提供信息和技術上的支持,為企業生產經營和出口提供決策依據。
圍魏救趙,實施多元化戰略。鼓勵企業在依靠歐盟市場的格局下,積極開拓非洲、中東、中亞、東歐、俄羅斯等新興出口市場,繼續做強做大日本、韓國、美國等已有市場,盡可能減少和分散貿易風險。
(羅煒敏) 《中國國門時報》
羅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