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湖北省巴東縣質監局認真貫徹落實《巴東縣2005—2010年“質量興縣”發展規劃》,緊抓產品質量,實施品牌戰略,靠“以質取勝”贏得增長優勢,經濟發展水平大大提升。在“十一五”質量興州工作總結考核中,巴東縣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品牌工作是質量工作的龍頭,也是質量興縣的主要抓手。巴東縣質監局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品牌工作的重要指示,把品牌帶動作為質量興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親自深入到企業開展質量興企工作,服務企業發展。通過推廣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實施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夯實品牌基礎。截至目前,全縣有30家企業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9家企業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12家食品生產企業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累計獲得湖北名牌產品4個,省著名商標17件,州知名商標46件;農產品有機食品認證12個,綠色食品認證22個;“巴東獨活”、“巴東玄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建立了巴東白蘿卜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國家級、省級玄參生產標準化示范區;神農溪5A級景區一個。
“十一五”時期,質監局多次深入到重點企業,加強跟蹤服務力度,推廣先進的管理理念,幫扶企業爭創名牌產品。眾多名牌的快速崛起,帶動巴東經濟的迅猛高漲。經過幾年的發展,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大幅提升,出現了三峽酒業等農產品加工億元企業。僅2010年,巴東縣新增州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全縣州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達到22家。截至目前,22家企業實現產值4.18億元,完成銷售4.12億元,創利稅2800萬元。實現直接就業0.8萬人,間接為老百姓增產創收達2億元。神農溪作為湖北省旅游標準化示范區,有效的推廣了神農溪旅游品牌,僅2010年十一黃金周神農溪景區就接待中外游客61753人,旅游收入達到843.14萬元。隨著質量興縣工作的深入開展,打造巴東旅游品牌、加強旅游服務也發展已經成為質量興縣工作的重中之重。巴東縣委、縣政府在2011年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力爭到2015年,全縣年接待中外游客600萬人次以上,實現直接就業2.5萬人,帶動間接就業12.5萬人,實現旅游總收入25億元以上,旅游總收入占GDP 20%以上。
“十一五”時期取得的成績表明:品牌戰略是質量興縣工作的核心,只有注重質量、維護質量、提升質量,才能以高品質的質量換取高品質的形象,以高品質的形象贏得高效益的經濟。巴東經濟的發展就在于品牌的發展。(朱小玲)
朱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