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常州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常州首批196臺“黃海”大客車在非洲埃塞俄比亞順利通關,這是常州“黃海”客車首次進入非洲市場,標志著常州汽車制造產業開拓新興市場邁出重要一步,也意味著常州檢驗檢疫局通過五項舉措全力服務“黃海”客車“走出去”戰略,取得實效。
一是高度重視,精心組織。針對常州黃海客車有限公司拓展市場領域,開拓非洲新興市場的規劃,常州檢驗檢疫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成立了有分管局長擔任組長的工作小組,負責“黃海”客車出口檢驗的策劃、協調和技術保障工作,確保產品出口檢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二是克服困難,勇挑重擔。首批196臺的“黃海”客車原定于今年年底交付埃塞俄比亞,但埃方提出要在9月份國慶之前全部交付。面對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的不利條件,常州檢驗檢疫局機電處的同志,敢于接受挑戰,積極主動承擔下復雜、艱巨的檢驗檢疫任務,加班加點,全力保障客車在規定時間內交付國外客戶。
三是科學施檢,嚴格把關。首批出口的“黃海”客車產品復雜,種類繁多,既有客車的散件,又有相關的裝配工具;既有公司自行生產部分,又有供應商生產和市場采購部分。涉及檢驗檢疫機電、化礦、輕紡、危險品包裝和綜合等多個部門。針對這一情況,常州檢驗檢疫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成立以機電為主的聯合檢驗工作組,摸索出了“一審三查”檢驗方案,既科學高效,又可靠規范,保障了出口產品質量的同時,開創了出口客車檢驗的新模式。
四是技術幫扶,固本強基。針對埃塞俄比亞氣候炎熱、路面情況較差、駕駛習慣奔放等挑戰,常州檢驗檢疫局的技術專家,潛心研究同類客車的技術標準,調閱埃塞俄比亞的氣候和道路狀況,經過多次模擬實驗,確定了適合埃方的客車傳動、避震和輪胎等關鍵部位和性能設計的評審標準,并在企業質檢人員中進行技術培訓,通過零部件的嚴格把關,保證了整車的質量安全性,為常州“黃海”客車出口提供了技術保障。
五是貼心服務,務求實效。首批“黃海”客車的檢驗過程中,常州檢驗檢疫局工作小組克服工期緊張,天氣炎熱的困難,承受著每天完成16個集裝箱的裝運前檢驗的工作負荷,全心全意服務企業。為了節約時間,檢驗小組在現場設立工作辦公室,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和企業溝通,極大地提高了檢驗效率。同時,該企業辦理出口報檢等業務時,常州檢驗檢疫局隨時提供咨詢和指導,確保了“黃海”客車檢驗工作及時、高效地完成。(謝同彬)
謝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