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山東臨清民營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中小企業數量多、群體大、發展速度快,現已形成軸承加工制造、棉花加工及紡織服裝、農機制造三大特色產業。為進一步推動特色產業提檔升級,提高產業素質,臨清市下大力抓好三項舉措,臨清市質監局立足職能,發揮技術優勢,為之搖旗擂鼓,沖鋒陷陣,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臨清市按照高標準、高質量、科學性、預見性的原則,出臺了全市軸承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臨清市質監局積極投身于規劃的出臺和推行,對十二五期間創建國家級、省級名牌、省市長質量獎、3A、4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等的目標進行了明確,并將任務分配到科室,將責任落實到人科室。同時,對棉紡織、農機等產業進行精心調研,對兩個特色產業的發展規劃進行精細完善,為特色產業培育名牌產品和創建優質基地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夯實了基礎,為三大特色產業的科學發展儲備了后勁。
二是不斷延伸產業鏈條。臨清市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及政策引導,重點對軸承產業進行上游軸承鋼制造的延伸,對棉紡織產業進行下游服裝制造的延伸,雪馳服裝、即發針織等國內知名企業紛紛來臨清市投資興業。臨清市質監局積極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從計量、標準、質量細處入手,幫助企業建立健全標準質量保證體系和計量檢測體系,建立特種設備應急預案和演練,保障企業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進一步招商引資營造安全的生產環境和投資環境。
三是全面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利用質檢技術優勢,網絡最新信息,參謀企業加大先進設備和先進工藝的引進力度,目前,該市數控車床已占到軸承、農機產業設備總量的60%以上,自動絡筒、精梳機、噴氣織機已占到棉紡織企業設備總量的30%以上,在新上項目、擴建項目和技改項目中,優先扶持先進設備、工藝的資金投入和項目建設。(山東省臨清市質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