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支持技術機構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全市計量檢定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提高技術機構的綜合實力,通遼市質監局對檢定工作模式進行了大膽的探索,特別是去年的大型衡器檢定整合工作,不但經濟收入較往年有很大提高,也為其它檢定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一、精心組織 周密安排
2009年,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出了“認清形勢,解放思想,明確責任,加強管理,打造服務型部門,構建和諧質監系統,推動行政執法、綜合管理、技術機構全面均衡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先后采取學習討論、調研考察相結合的方法,深入旗縣(市、區)局、所開展調研工作,并借鑒外地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統一思想,共商發展大計,使質監工作重心進一步向技術機構科學發展戰略轉移。
根據通遼市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計量檢測資源分布情況,結合質監系統技術機構的發展現狀,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模式。本著“開放、合作、共贏、發展”的工作方針,以大衡檢定為突破口,整合市、縣兩級技術機構大型衡器檢定裝備的技術優勢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大型衡器的檢定市場資源,實現各技術機構之間技術和市場資源的優勢互補。通過全系統上下幾次學習討論,市、縣兩級局(所)統一了思想認識,組織成立了由市局分管局長為組長,各旗縣市(區)局長為成員的大型衡器強制檢定領導小組,由市局計量科牽頭,市質計所負責起草具體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同時各局抽調部分計量監督人員全力支持大衡檢定工作,為全市大衡統檢工作保駕護航。
二、創造條件 確保檢定工作有序進行
為保證全市大衡統檢工作能及時開展,科學檢定,樹立科學、公正良好形象,實現“使用檢衡車檢定,實行機械化作業”的既定目標要求,市質計所在原有一輛檢衡車的基礎上又投資七十余萬元新購置了一輛檢衡車,使全市大型檢衡車數量達到了四臺,完全可以覆蓋全市大型衡器的機械檢定,徹底結束了手提砝碼檢大衡的歷史。思想統一了,目標明確了,全市大衡統檢工作于2009年9月4日全面鋪開。在具體檢定工作中,又克服了因財政票據不足、部分旗縣啟動資金匱乏、大多數用戶不理解、甚至引起部分上訪事件等困難和問題,積極想辦法給予解決。工作在一線的同志披星戴月,夜以繼日,犧牲節假日休息時間,有的同志甚至帶病堅持在工作崗位。
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之后,繼續把大衡統檢工作作為通遼市質監局計量工作的亮點來抓,在前兩年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創新工作模式,本著“經濟合理、就近就便”的原則,在必須機械化檢定的前提下,采取自由組合,互簽協議的工作方式開展檢定工作,使工作效率和檢定收入又有了進一步提升。
經過一線同志兩年來的辛勤工作,全市檢定大型衡器檢定收入和臺件數均有大幅提高,其中2009年檢定539臺件,檢定收入452萬元;2010年檢定788臺件,檢定收入591萬元;2011年檢定965臺件,檢定收入725萬元。通過整合資源,全市統檢這種模式開展大衡檢定工作,不但提高了檢定率和檢定收入,同時也鍛煉了這支隊伍,檢驗了隊伍,考驗了我們這支隊伍。事實證明,我們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經受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考驗,真正樹立了技術監督“科學、公正、廉潔、高效”的良好社會形象。
三、傾聽意見 跟蹤檢查
為保證全市大衡統檢工作持續、健康、有序進行,認真傾聽吸納基層局、所和廣大用戶的有益意見和建議,不斷規范大衡檢定行為,提高檢定工作質量。市局每年都派出督查組,深入到全系統7個基層局、所現場征求對全市大衡統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內容包括:各基層局、所對統檢工作的認識;統檢工作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和困難;對統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從各基層局、所反映的情況看,大家對資源整合,利益共享的大衡統檢工作模式是贊同和擁護的,思想是統一的,一致認為這是優勢互補,開創檢定市場新局面的好辦法。
四、再接再厲 再創佳績
每年度的全市大衡統檢工作結束后,我們都及時召開總結會議,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對上一周期大衡統檢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漏洞,認真地總結了經驗教訓,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徹底加以解決。我們堅信,有市政府和自治區局領導的充分肯定,有廣大用戶的理解和支持,有全市計量戰線全體同志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全市的大衡統檢工作一定會堅定不移地開展下去,也一定會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蔡紅衛)
蔡紅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