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口岸是全國最主要的進口硫磺集散地,近年來硫磺進口量一直維持在200萬噸左右。但是今年以來,南通口岸硫磺進口量卻呈現持續下滑趨勢。南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數據顯示,該口岸全年累計進口硫磺77船次,重量120.8萬噸,同比去年分別下降17.2%和33.8%。
據了解,今年以來南通口岸硫磺進口量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國際硫磺價格劇烈波動,與國內價格倒掛,下游廠商大幅度削減進口量。隨著國際油價的節節攀高,國際市場的硫磺價格也大幅度攀升。今年1月南通進口硫磺均價為185美元,到了6月份就快速上漲到250美元/噸,半年的漲幅達到35%,這一價格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新的高位,到年底國際硫磺價格又快速下跌至210美元左右。主要磷肥生產廠家為規避風險,不得已大幅度削減硫磺進口量,轉而在國內市場尋求價格相對較低的現貨硫磺,以維持生產。
二是國內硫磺產能持續提升,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進口硫磺的依賴。2011年,我國加工高硫原油增多、天然氣脫硫項目陸續投產、新上煉油項目不斷增加,國內石化行業向市場提供的硫磺數量持續增加。國內市場對外依存度已降低至七成左右,這對緩解國內硫磺受制于國際市場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三是國內磷肥行業發展減速,對硫磺的需求開始回落。由于前幾年國內農業生產對磷肥需求的強勁增長和國家對磷肥工業的扶持,我國磷肥產能快速擴張,磷肥產量2000年為663萬噸,2005年為1125萬噸,到了2010年已增加到1701萬噸。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后,磷復肥產量已基本能夠滿足國內需要,氮肥甚至已供大于求。這預示著我國磷肥行業今后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再持續大幅擴張,國內對硫磺的需求也開始逐漸回落。(聶嚴陽 熊偉)
聶嚴陽 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