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洋機場發來的消息
——鹽城檢驗檢疫局擴大與海關等聯檢單位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楊志俊 周鵬程 羅亞洲
當我們步入神圣檢驗檢疫殿堂時,都曾莊嚴宣誓:維護國門公共衛生安全是義不容辭的職責。
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隨著“地球村”“一日生活圈”的形成,各種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質隨旅客行李進出境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一些珍貴物種資源流失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口岸攜帶物檢疫查驗面臨著嚴峻挑戰。在攜帶物查驗這看似平凡的崗位上,每天面對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大包和小包行李,如何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從眾多千差萬別的行李和模糊重疊影像中甄別出“問題”包裹?面對來自五洲四海、熙熙攘攘和個性化的旅客時,如何保證高效便捷通關,讓旅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把關 “嚴”字當頭 對違禁物品說“不”
如果在農貿市場,一兩捆甚至還沾點泥土的新鮮蔬菜、三五斤冷凍的豬牛肉、一小包植物種子,實在是平常不過了。可是這些農畜產品如果是從境外帶回的,在鹽城南洋機場(以下簡稱南洋機場)旅檢現場,鹽城檢驗檢疫局機場辦事處檢驗檢疫人員會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說“不”。
案例一 “投資客”怎能不尊重檢驗檢疫法律
2011年10月底,某境外旅客從南洋機場入境,攜帶價值較高的牛肉、豬肉、動物內臟以及香腸等冰凍肉制品20多公斤裝在保鮮盒中,欲快速通過“一機兩屏”,被警惕的檢驗檢疫人員發現,結合X光肉制品可疑影像,當即要求該旅客打開保鮮盒檢查。該旅客自稱來鹽投資,要求檢驗檢疫人員考慮“后果”,給予照顧放行,后又企圖采用賄賂現場檢疫人員以及找熟人打招呼等方式,均被拒絕?紤]該批物品的特殊性,以及價值可能較高,檢疫人員出具攜帶物截留單,并向旅客說明在原7天暫扣期的基礎上延長至14天,在檢疫監督下攜帶返回境外,旅客較為滿意,簽字確認離去。14天過去后,該旅客失訪,該批肉制品被銷毀。
其實,這僅僅是近年來該局查獲的眾多“投資客”攜帶違禁物品進境的典型案例之一。隨著南洋機場涉外空中航線的開通,一批又一批“投資客”來到鹽城投資和尋求事業發展的良機?陀^地講,他們的衣食住行習慣有時一下子難以改變,“無意違規”、“不知情攜帶”的現象時有發生,當然也有個別人存在僥幸心理,殊不知,這已經違反了檢驗檢疫法律法規,其中隱含的風險隱患不可小覷,必須予以沒收銷毀。
在查驗實踐中,他們發現,保鮮盒內裝食品尤其是冰凍動植物產品的幾率較高,如果再碰到攜帶旅客在通道前異常行動如快速走動或遮遮掩掩,查驗時要多加留心。涉外查驗工作無小事,少部分人員打著“投資”、與領導“關系好”的幌子,真假難辨,碰到這類情況時,他們推行“說理式”查驗,處置定會多加小心。他們鄭重承諾:不讓違禁物品入境是底線,嚴格把關堅持原則,能頂得住人情和壓力。他們深知,超越了底線,在口岸的主體地位會慢慢喪失,檢驗檢疫執法一定要有決心。當然,處置工作中,他們也學會了原則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結合,上述案例中考慮貨值可能較高,他們將暫扣期限適當延長,既堅持了執法原則,又化解了旅客的不滿情緒,執法“不和諧”因素的100%消融,才會獲得領導認可和放心。
案例二 “家鄉菜”豈能藏匿衣服中入境
2011年11月初,首爾至鹽城MU218航班查驗現場,一位韓國老人推著裝滿大小箱子的行李車走過檢驗檢疫區域,很不自然地朝檢疫人員看了一眼;憑直覺,檢疫人員請其行李通過“一機兩屏”,老人很不情愿地將行李搬上X光機,屏幕中連續出現幾個可疑影像區,工作人員詢問其行李中是否夾帶蔬菜、水果及其他動植物產品時,他矢口否認,聲稱包中塞滿的全是衣服。檢疫人員當即決定開包檢查,原來幾件行李中間的“可疑影像”是用衣服精心包裹的袋裝蔬菜,有辣椒、馬鈴薯、小青菜及韭菜等,有的還粘附著隱約可見的新鮮泥土。在事實面前,老人說出了實情,他來看望在韓資企業工作的子女,出于對“家鄉菜”的喜愛,雖然子女也告知過南洋機場動植物檢疫要求,但他還是心存僥幸,精心用衣服包裹幾袋藏匿于行李中,想帶到鹽城與家人“共享”,沒想到未出機場就被該局經驗豐富的檢疫人員截獲。
“家鄉菜”是來源于植物未經加工或雖經加工仍有可能傳播病蟲害的農產品,不能因為喜食就作為“土特產”隨行李夾帶進境。
通關 “快”字當頭 對出入境旅客說“請”
用“出國心切、歸心似箭”來形容旅客出入境時的心情再恰當不過了,旅檢現場長長的隊伍有時讓他們感到“恐懼”,移動緩慢有時讓他們難免“不耐煩”,正是這種特殊的心理,他們對快捷通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檢驗檢疫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絕不能讓通關速度慢在檢驗檢疫!”為此,鹽城局檢驗檢疫人員動腦筋、想辦法、出實招,探索了科學查驗的新路子。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檢驗檢疫先行一步辦到了!”在接受《鹽阜大眾報》記者走基層,深入空港創先爭優活動采訪時,鹽城民航站副站長王榮軍翹起了大拇指。原來,受客觀條件限制,目前,南洋機場入境攜帶物查驗區域相對較小,隨著航班密度的增加,航班集中到達或旅客人數較多時,有時出現旅客爭相過關的擁擠場面,為此,查驗單位不滿意、旅行社不滿意、旅客不滿意。在該局的倡導并牽頭下,在行李提取進入X光機前用隔離護欄設置了“Z”型通道,并主動和海關協商,輪流派人維持現場秩序,有目標、有重點地指導過機查驗,“檢驗檢疫請您過機”、“檢驗檢疫請您通行”熱情洋溢的提示語言此起彼伏。
“感謝檢驗檢疫創新查驗模式,為加快通關速度所做的努力,謝謝你們!”2011年底,悅達起亞、摩比斯等韓資企業紛紛發來感謝信。原來,韓國航線是南洋機場一條老航線,由于對家鄉特殊飲食習俗的眷念,韓籍旅客行李中會經常夾帶一些鮮海產品如魷魚、黃魚等動物產品以及辣椒、尖豆等植物產品。近兩三年來,韓資汽車及配套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加之鹽韓經貿洽談會宣傳,韓資企業員工、來鹽投資經商及探親家屬日漸增其多;赴韓觀光考察又開始掀起小高潮。該局根據韓國來往旅客攜帶動植物及其產品幾率的高低、攜帶物包裝的種類等統計指標,經過風險分析評估和分類管理,根據入境旅客不同身份,確立重點查驗、一般查驗和簡化查驗等三種查驗模式:韓資企業員工家屬、入境商人等實行重點查驗,他們當中家庭婦女、老人比較多,行李往往比較多,以來鹽探親休閑為主,由于特殊的生活習慣,喜歡攜帶水產品、辣椒、水果等入境自用,近幾年截獲比例一直比較高,查驗率70%~80%;韓資企業員工,偶爾攜帶前述物品入境,查驗率控制在30%~40%;旅游團體、留學生、經常往返中韓航線的旅客等實行一般查驗,因不習慣或對中國檢驗檢疫法律法規了解比較透徹一般不攜帶韓國動植物產品,比例控制在10%~20%。采用以上查驗思路后,人流物流速度明顯加快。
“請幫忙通關,高速公路因為大霧封了,耽誤了到機場時間!憋L塵仆仆從響水縣趕到南洋機場的輪椅旅客樸先生通過翻譯求助處在聯檢第一道的檢疫人員。這時辦理時間已截止五分鐘,查驗單位有的正在關機,有的在辦理登記等手續。進入秋冬季以來,因大霧等異常天氣導致航班晚點、旅客晚到的情況時有發生,“一個韓國殘疾人,不遠千里到鹽城投資辦企業多不容易!特殊天氣條件下關愛旅客,一個都不能少!”當日帶班的檢驗檢疫楊科長立即操起對講機,啟動綠色通關程序,“剛剛有一位輪椅旅客通過檢驗檢疫通道,請聯檢單位稍作等待!”最終在他的協調下,樸先生順利通關,他激動得連聲道謝。
宣傳 “愛”字當 出入境旅行關心你我他
“境外水果境外嘗,多提醒旅客不花‘冤枉錢’也是職責所在!”機場辦曹中主任如是認為。隨著香港、臺灣航線大眾化,一些花樣水果對旅客頗有一定吸引力,帶回品嘗、送親友現象一定程度存在。他們認為,收繳旅客違禁攜帶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并不是檢驗檢疫最終目的,關鍵是出入境旅客法律意識的提升。
實踐證明,多制作一份動植物及其產品宣傳資料,多一次友情提示,旅客也許就能少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麻煩”和“損失”,這些看似與攜帶物查驗“無關”的工作和細節,恰恰是他們所要努力的。為此,他們在攜帶物查驗區域加大了宣傳力度,采用在旅檢通道張貼宣傳板塊、發放宣傳手冊等形式,提高了入境旅客檢驗檢疫法規知曉率;同時召集旅行社、民航站等座談,督促導游對所帶團隊宣講檢驗檢疫政策要求。此外,他們還深入韓資企業、旅游局等涉外單位,邀請相關單位人員到銷毀現場觀摩,有力增強了對外來有害生物檢疫與安全防范意識,對改善口岸檢驗檢疫執法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當前,入境攜帶動植物及其產品有“講究”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旅檢口岸對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疫方式和要求是多樣化的,該局人員認為,在“講究”入境動植物及其產品宣傳的同時,也不能“遺忘”出境,信息的“全面性”、工作的“包容性”才是檢驗檢疫科學發展所必須的。
目前,檢驗檢疫在出境現場對旅客攜帶的動植物及其產品似乎關注不多,也并沒有像入境那樣與海關實行“一機兩屏”模式,筆者見到的涉及目的國家和地區的攜帶物查驗宣傳材料更是寥寥無幾,旅客咨詢時往往更多的是讓其關注對方國家和地區要求。主要原因是目的國家和地區航線多樣化,動植物及其產品檢疫要求不一樣,缺乏境外旅檢口岸相關宣傳資料;非疫情流行情況下,境外監管要求變化時往往不能及時得到預警資料,缺乏“官方”正式文件。鹽城臺灣航線開通后,他們在與臺灣航空公司溝通過程中了解到,臺灣動植物檢疫部門對隨行李進港的動植物及其產品有嚴格限制,稍不留神,還可能被處以高額罰金。為此,該局人員在悉心收集整理本口岸目的國家和地區對攜帶物查驗資料、查驗要求以及相關信息的基礎上,根據航班、航線等對出境旅客有目標、有重點地加以提示,做好檢驗檢疫服務“延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情懷。
背景資料
攜帶物查驗要求高、技術性強,實踐中“模糊”影像多、甄別難度大。長期以來,南洋機場檢驗檢疫的工作人員邊實踐邊探索邊提高,總結了攜帶物查驗的一些工作體會,但是缺乏系統化培訓。考慮到機場安全檢查與攜帶物查驗都是以X光機為基礎的共性,且沒有受過正規專業訓練,他們積極與機場聯控聯訓,邀請安檢站高級安檢員對旅客攜帶物影像的基本特征、識別技巧、典型影像、混合影像等進行培訓,并重點突出檢驗檢疫重點監管的水果、肉制品、海產品以及特殊物品等X光影像甄別,并派查驗人員到安檢現場跟班學習,截獲率大大提高。
臺灣、香港航班旅客攜帶的部分花樣水果品名有時難以辨認,韓國航班旅客攜帶的海洋小魚類有時也難以歸類,對其潛在的有害生物、寄生蟲、線蟲等更難深入發現了,更談不上風險評估了。為此,他們加強了水果學、海洋魚類學知識及其X光影像特征知識的學習,尤其是這些動植物與有害生物、寄生蟲之間的相關性學習,增強了現場識別的技術性、解釋的權威性。同時,他們還積極做好與檢測部門的聯系,做好入境有害生物病原的檢疫檢測工作,不以攜帶物截留銷毀為目的,逐步過渡到以是否發現疫情以及疫情風險評估為終結。
相關鏈接
實踐證明,在攜帶物查驗中,擴大與海關等聯檢單位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可作為檢驗檢疫截獲的有效補充。
為此,鹽城檢驗檢疫局積極與海關簽訂協作機制,雙方實現了查驗信息共享的常態化。
2011年下半年,海關總署要求口岸進一步加強瀕危物種保護、打擊非法貿易行為,嚴禁無證攜帶、郵寄和運輸瀕危物種皮張及其制品出入境,并聯合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制作了精美的宣傳畫,配發給旅檢口岸。根據動植物檢疫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加強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打擊非法國際貿易行為也是檢驗檢疫職責之所在,機場辦事處立即與海關溝通聯絡,簽訂了空港瀕危野生動植物查緝和檢疫監管協作機制。雙方表示,在遵守國際公約、檢驗檢疫和海關法律框架下,以“一機兩屏”工作模式為基礎,在各自職責內履行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管行為,海關負責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的走私查緝,涉及檢疫監管項目、要求以及需個案檢驗檢疫、鑒定服務的,移交給檢驗檢疫處理;檢驗檢疫負責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進出境檢疫監管、熏蒸處理,涉及走私違法行為的,移交給海關處理。雙方還表示,及時互通空港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進出境信息,共同在旅檢現場加強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宣傳,引導進出境旅客自覺遵守國家相關的管制規定,共同為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作出積極的貢獻。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