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將來自馬來西亞的1499.966噸進口精煉棕櫚硬脂實施了退運,在2012年開年該局就在進口食品取得重大把關成效。該批來自馬來西亞的進口油脂中被檢測出含有有毒有害物質苯、甲苯和二甲苯,濃度分別為0.12mg/kg、0.78mg/kg、0.16mg/kg,經調查,該船舶上航次裝運過甲苯。國家局為此發布了警示通報。
苯化合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強烈致癌物質,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也被醫學界公認。人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甲苯或二甲苯,會出現中樞神經麻醉的癥狀,輕者頭暈、惡心、胸悶、乏力,嚴重的會出現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會對皮膚、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長期吸入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若造血功能完全破壞,可發生致命的顆粒性白細胞消失癥,并引起白血病。苯對女性的危害比對男性更多些,育齡婦女長期吸入苯會導致月經失調,孕期的婦女接觸苯時,妊娠并發癥的發病率會顯著增高,甚至會導致胎兒先天缺陷。
近年來,張家港局技術中心糧油實驗室一直注重提高檢測能力和把關水平。由該實驗室主持的《進出口動植物油脂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關鍵檢測技術研究》項目成功地將頂空固相微萃取技術引入到動植物油脂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檢測中來,并進一步將該技術運用到實際檢測工作中去,大大提高了該項檢測的便捷性。利用該項技術,糧油實驗室已經成功檢測出數批被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的進口油脂產品,為本局和兄弟局執法把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此次,正是因為有了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礎,張家港局糧油實驗室才能在面對突發情況迅速作出反應,為把關進口油脂產品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張慧 劉一軍)
張慧 劉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