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質監局的工作人員作為質檢工作的一線實踐者,其能力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能否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各級政府和上級領導機關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關乎到質檢系統的社會形象。如何提高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筆者認為要牢固樹立“職責、效率、團結、創新”四種意識,在工作實踐中尋找提高能力素質的途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推進質檢事業又快又好的健康發展。
一是要牢固樹立責任就是職責的意識。據了解,在質監工作一線工作的很多同志,有相當一部分不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么。只知道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又不是領導,責任那是領導干部的事,與普通工作人員無關。干一天混一天,出了事有領導擔著。由于感覺肩上沒什么“責任”,進而造成了工作標準不高,得過且過,人浮于事的現象普遍存在。針對這種局面,基層局要通過教育、學習和考核等形式,廣泛開展職責教育活動,在廣大質監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崗位就是責任,責任就是職責的意識。首先是樹立職責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的觀念。中國有句俗話“盡職盡責”,說明任何工作只有盡職才能盡責。所以你無論從事任何工種,你所在的崗位都會有相對應的職責,這就是你應負的責任。只有在本職崗位上盡到職責,你才是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員,所以干好本職工作永遠是盡責的前提和基礎。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其次要樹立職責是職業道德對我們的本質要求的觀念。每個行業都會其特有的職業道德,雖然每個職業道德的要求、內容和形式不同,但都無一例外的強調了職業道德就是在本職崗位上盡好職責這一前提。因為這是職業道德對所從事人員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職責意識,對有可能建立起與之對應的職業道德。從而進一步使全體質監干部職工明確,只有都按照崗位所賦予的職責,踏踏實實地干好職責所規定所要求的工作,整個質檢事業就健康穩定的發展。
二是要牢固樹立程序就是效率的意識。中國有句俗話:“沒有規距,不成方園”。規距是什么,在實際工作中規距就是程序。每項工作都會有其特定的程序。比如農民種地,到什么時候種什么莊稼,種什么莊稼有種什么莊稼的程序。種玉米,要先把土地整好,施也肥,才能種。按照這種程序種出來的玉米,才會豐收。質監工作也是一樣,無論你是在行政部門還是在事業機構,每項工作的開展,都會有一個固定的工作程序。從某種意義上講,程序就是法規,程序就是規章,程序就是規范。因為從古到今,任何法規的建立,都是站在程序的肩膀上的。只有這樣程序才能更符合工作實際,只有這樣程序才能真正推動工作的開展。所以全體質監工作人員只有按照工作中的程序去做,你所做的工作才能符合本單位本部門的要求,把按程序工作,作為職責所系,使命所賦,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才能對質監事業的發展是有利,才能推動整個質監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要牢固樹立全局就是形象的意識。整個質監系統就象一輛汽車,質監系統的每個工作人員就是這輛車上的一個零部件,要想使質監這輛大車載得更重,跑得更快更遠,靠的是全體質監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每個普通的質監工作人員都是質監工作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你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影響的將是整個質監系統。要讓每個干部職工都成為“知質檢,愛質檢,默默奉獻在質檢”最忠實的實踐者,最終實現通過共同努力,提高我們的工作和服務質量,提高質監工作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從而更被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可。
四是要牢固樹立創新就是發展的意識。長期以來,我們的工作方式一直是上級領導機關和職能部門賦予我們什么樣的工作任務,我們就按步就班機械地完成好這項工作,缺乏創新精神,這種狀況從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我們思想的麻木,禁錮了我們事業的健康發展。之所以發生這種狀況,是我們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所致。在某些干部職工的頭腦中,總認為創新就是發明。搞發明創造,自己沒有那方面的能力。要通過教育等方式,讓廣大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創新的真正含義。實際工作中工作方式方法的創新,也是一種創新的表現形式。比如你在完成某項工作時,通過你自己的思考,你總結出了一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這就是創新。創新就是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預見性,領導沒有想到的,別人沒有做到的事情,自己想到并做到了,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這就是平凡工作崗位的創新。作為一名質監人,要從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總結,不斷從思維、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創新,從而使我們的質監事業又快又好地發展。(甘信軍)
甘信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