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包頭市質監局認真貫徹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12字方針,積極踐行“民生為本,民信為天”的核心理念,緊緊圍繞全市“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富民強市”的發展戰略和“一年一大步,三年上臺階”的質監系統奮斗目標,全面履行職能,科學管理,開拓創新,在服務地方經濟和自身發展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質監事業快速發展。在2011年度全區質監系統工作考評中,包頭市質監局被評為工作先進單位,在盟市局中名列第一,連續8年獲得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在設立的十個單項工作獎中,獲得五項榮譽,即:業務工作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網站建設先進單位、行政執法工作先進單位
一是質量興市活動取得新成績。2011年涌現出北方重工、一機集團、稀土高新區管委會等一批全國、全區質量管理先進單位,發揮了典型示范作用。全市質量總體水平明顯提升,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逐步形成,質量工作在推動包頭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保障作用日益彰顯。截至目前,全市共擁有中國名牌5個,占全區總數的45%;內蒙古名牌114個,占全區總數的33%;80種產品榮獲“包頭市名牌產品”稱號。稀土高新區作為自治區唯一一家“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試點單位,經市質監局培育、指導,已經通過自治區級考核驗收。名牌產品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對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逐年提高,名牌戰略的實施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知名度。
二是技術標準戰略實施獲得新成果。市質監局組織了包頭市一批優強企業、科研院所積極參與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累計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230項,包頭市標準制修訂在全區標準化工作中占主導地位。國家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承擔了“國家稀土實物標準樣品研究”項目,并正在積極申報承擔“內蒙古自治區稀土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有6名專家擔任國防科技核能(TCS8/SC5)核電稀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和主任委員,內蒙古稀奧科貯氫合金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稀土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貯氫材料工作組秘書處工作,標準化工作推動了自主知識產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增強了包頭市優強企業在行業內的“話語權”。農業標準化和服務業標準化工作進一步深化,組織申報的“土右旗綠色蔬菜種植加工”、“無公害育肥羊”2個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和“北重物流園區”服務業標準化項目已列入自治區級標準化示范項目。“瑞潔保潔”、“煙草物流配送”2個國家服務業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了國家標準委驗收。通過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支持更多的優強企業成為行業領軍企業和標桿,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三是“兩個安全”監管實現新突破。牢牢抓住重中之重,狠抓食品安全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監管能力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食品生產企業整頓治理,積極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通過監督檢驗、駐廠監檢、部門協作等多項措施,嚴防死守,杜絕了乳制品“三聚氰胺”和肉制品“瘦肉精”等問題在包頭市發生。特別是圍繞包頭市“創衛”工作,加大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力度,在全區率先由市政府頒布實施了《包頭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有效破解了小作坊無證生產難于監管的突出問題。“創衛”期間,共核發“小作坊核準證”813份,下達整改通知書2765份,取締小作坊88家。在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方面,加強對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開展特種設備專項執法行動164次,檢查企業378家,發出監察指令書155份,拆除“土鍋爐”51臺,查扣超期報廢氣瓶1237只(其中重瓶412只),集中銷毀過期報廢氣瓶600余只,查處無證制造企業3家、無證充裝企業4家。
四是執法打假打出新威力。以食品、農資、建材、低壓電器、電線電纜等為重點,開展了“雙打”和執法打假“利劍”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7585人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073起,涉案產品貨值1300多萬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兩起。端掉了一批制假黑窩點,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有效解決了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制售“地溝油”等一些苗頭性、普遍性問題,“雙打”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打出了氣勢,打出了聲威,有力地震懾了不法分子,整頓了市場經濟秩序。
五是節能減排工作展現新效能。加強能源計量工作,對47家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使用情況進行了監督檢查,指導企業用數據監控節能減排成效,發揮了計量工作在節能減排中的基礎保障作用。積極做好特種設備節能減排工作,對91臺大型鍋爐進行了能效測試,指導神華億佰、正泰家居等單位對83臺自動扶梯進行了節能改造,并積極推廣節能技術,為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節能減排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和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節能技術培訓。
六是“計量惠民”工程做出新貢獻。積極開展“關注民生、計量惠民”工作,在“創衛”期間,率先實現建成區28家集貿市場全部使用電子秤,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桿秤、度盤秤536臺,檢定計量器具108000臺(件),有效規范了集貿市場的計量行為和市場計量秩序。加強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打擊了計量違法行為,增強了企業計量管理基礎保障能力。開展了“誠信計量承諾”進企業、“光明計量”進校園和實驗室向社會開放等一系列活動,不斷擴大民生計量工作的覆蓋范圍,取得了較好成效。
七是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固定資產投入1060.2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8.26%。添置更新檢驗檢測儀器設備358臺(套)。事業發展勢頭迅猛,綜合實力大幅提高,為包頭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通訊員:葉子蔚)
葉子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