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手機越來越成為大眾化的電子消費產品。人們在體驗手機帶來的生活便利同時,手機關鍵配件(如手機充電器、手機電池)的質量安全問題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國內外已經發生了五、六十起與電池安全相關的問題和事故。2009年歐盟Rapex-China平臺通報我國以手機配套電源適配器為主的電源適配器不合格案例32批,占全部機電產品通報數量的14.4%。2010年插頭插座通報較2009年增加9起,信息設備通報較2009年增加12起,原因主要就是以手機為代表的信息設備出口增長較快,而配套使用的電源充電器等產品,未同時符合插頭插座和信息設備標準要求。
手機在吳江地區屬于第一大出口產品。據吳江檢驗檢疫局了解,作為手機產品的關鍵配件,充電器和鋰電池屬于涉及人身安全的產品,有嚴格的安全檢測項目和標準要求,如充電器的抗電強度、電氣間隙、絕緣等級等;電池的放電性能、短路保護、過充、熱沖擊等項目。但作為手機生產企業,本身并不生產這些配件,缺乏相應的配件產品專業知識和檢測設備,在進料檢驗中往往會過份信賴供應商提供的報告而忽視這些配件安全項目的確認,即使做檢測的測試方法和測試判定條件往往都不正確。另外根據《進出口GSM蜂窩電話性能要求檢驗規程》(SN/T 1163.2-2002),在手機出口檢驗中并沒有對手機關鍵配件的檢驗要求,也增加了相關安全隱患。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手機出口企業要樹立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意識,嚴把關鍵配件產品質量關,避免因過度追求降低產品成本而忽視產品質量安全。加強配件安全標準的學習和應用,提高檢驗員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制訂完整的配件進料檢驗規范并嚴格執行。完善關鍵配件產品質量追溯機制,遇到客戶相關投訴和出口退運問題能及時分析原因,制訂預防糾正措施。對于由客戶另外提供手機配件的,企業要細化合同和技術協議要求,簽訂免責條款,規避貿易風險。同時檢驗檢疫部門也要加強手機關鍵配件的抽查檢測和登記備案力度,不合格的手機配件堅決退出并列入黑名單。完善進出口手機檢驗規程,增加手機配件的質量安全要求。(陳波)
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