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科學發展觀是一種符合中國現實國情又與時代共進的觀點,它反映了時代進步的要求,體現了實踐發展的需要,是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大思想武器。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就在于闡述什么是發展,為什么要發展,如何去發展這三個問題。換一個角度來看,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也就同時說明了在最近幾十年里中國的土地上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不科學不健康的發展風氣,而這股不科學不健康的發展之風對于我國的長遠發展是有害無利的。
稍微留意一下身邊的輿論報道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國民對于物質追求的沖動與激情在國家迅猛發展的這幾年里已經膨脹到了異常澎湃的境地。但凡是可以發家的行當,無論有多大的風險,無論對于環境、社會、他人有多大的損害,只要是能使自己的腰包變的鼓起來的就必然會有無數人蜂擁而上。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導致的結果便是使整個社會風氣變得異常漂浮,惟利益致上這種浮躁的思想對于國家與民族的發展是充滿危害的。的確,有不少人乘著國家經濟發展的好時機富了起來,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一年比一年高,可是依靠壟斷原始資源竭澤而漁式的掠奪開采或是泡沫堆積的“繁榮”房地產業所推高了的國民生產總值是有很大水分的。我們應該清醒的意識到眼前的經濟增長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數十年里讓我們自己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不科學的發展觀同時還會給國民總體素質帶來惡劣影響,錯誤的價值觀很有可能將國民的精神追求也帶入“金本位”的怪圈。錯誤的價值取向可能在培養下一代的時候把自己的認知帶給子女,那么長此以往,將會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科學發展觀指出真正的發展并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還有政治、文化、社會、國民素質的發展,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國民素質的發展,所以為了可持續的長遠發展必須要糾正人們的錯誤認識,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協調。相信不久的將來,在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有力指導下,社會將通過輿論引導、倫理規范、道德感召等社會型行為促進人類意識的覺醒,通過法制約束、社會秩序、文化導向對人類活動進行有效的組織,以逐步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聯系。科學發展觀將會對國民逐漸偏離正軌的價值觀導向做出有力糾正。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則是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保持生產活動中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必須把人的發展同資源的消耗環境的退化、生態的脅迫等聯系在一起。也許會有不少小煤窯小礦場小化工等等不符合環保指標或者生產規格的小作坊會因國家頒布的新政策法規被強制關閉;也許會有不少小老板小暴發戶們因此破產,但損害少部分人利益的行為是一定會對全局的走向產生積極作用的。發展是一個永遠不會停息的過程,而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就不得不使人與自然的關系趨近和諧與平衡。沒有良好的環境做支持的話一切關于未來的美好設想都脆弱的如泡沫一般,所以環境才是國家發展中必須要優先考慮的方面,我國雖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再多的資源平均到十數億的人頭上也就馬上變的少之又少了,如果放任少部分人對于自然資源的掠奪式攫取,那么等到五十年、一百年、數百年后,我們的子孫后代得依靠些什么去存活在殘酷的世界競爭舞臺上呢?
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協調,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其關系的合理性存在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協同進化。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將引導中國人民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取得更輝煌的成果。(南通檢驗檢疫局 華文浩)
華文浩